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領袖人物紀念館

《鄧小平文集(1949—1974 年)》(選錄):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鄧小平關於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組文獻

2014年08月20日10:23    來源:中央文獻研究室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搞建設不能憑熱腦筋[22]

(一九六〇年六月十日)

老實說,主要當家的就是我們在座的,一切問題的決定,關鍵就是我們這些人。我們這些人搞得好一點,事情就搞得好一些。我們這些人有時注意得不夠,影響是不小的。

總的來說,我們是做得好的,否則怎麼解釋發展這麼快?這是個總的形勢。但是,作為領導者,我們不應該忘記除了九個指頭以外一個指頭甚至少於一個指頭的問題。領導者頭腦要熱,但是更要冷。我們熱這方面是夠的,但是冷這一點是不是還有一部分同志不夠?最近一個時期出現的現象,少奇同志也講了,不要小看。我完全同意少奇同志這樣的講法,如果我們不注意,哪怕不到一個指頭,它可以發展到一個指頭,甚至多於一個指頭。到那個時候再來提醒,再來檢討,我們就要受損失。江蘇有個縣明明缺糧,省委答應調糧,可縣委硬說不缺糧。硬著頭皮,無非要保持它的榮譽。不只是縣委,有一部分地委,是不是省裡也有若干干部有這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是要壞事的,有這種心理狀態就不可能實事求是。我們一定要估計到,有這樣一部分同志,相當程度地喪失了我們黨的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應當說,這個時期暴露得相當充分。

糧食少一點,隻要意識到了,安排得好,日子可以過。以后如果遇到豐收,也要當窮日子過,寧肯一個人多留幾十斤糧食放在那裡。這是一條經驗,這條經驗不會過時。從中央起,需要我們把這個經驗總結起來,對我們極有益處。

搞建設不能憑熱腦筋,要充分照顧到客觀規律。這一兩年,毛主席總講要冷熱結合。要承認客觀規律,違背規律就會受處罰。我們在這方面的意識不夠,這方面的教訓,我們應該足夠吸取。

注 釋:

[22] 這是鄧小平在各大區和省市自治區以及中央一些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上講話的要點。

搞建設必須適合自己國家的情況[23]

(一九六一年一月十一日)

窮也是一種壓迫,迫使我們要建設得快一點。如果經濟不獨立,國家再大也沒有用。工業發展依賴農業的發展,這種情勢迫使農業要快一點發展,工業發展也要快一些,就是想辦法如何搞得多一點、快一點、好一點、省一點。我國的特點是人多,可以充分利用。我們並不認為這個方法可用於別的國家。

農業方面,三年來有兩年大自然災害,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六〇年的災害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你們經過的黃河,曾經干枯到人可以徒步而過,這是從來沒有的事。兩年的災荒,給我們造成的壓力很大。所以,從今年起,寧肯降低工業發展水平,也必須把以發展農業為主的工作做好。

像我們這樣的國家,必須解決農民問題。革命戰爭時期要解決農民問題,革命戰爭根本上是農民戰爭,隻有動員農民參加戰爭,才能取得勝利。建設時期也要解決農民問題,如何使他們吃飽並且生活逐漸好起來,我們找到了人民公社這條道路。十多年來,我們搞了很多水利工程,仍感勞動力不足,人再多也不夠。我國人多地少,每人隻有一點點土地,必須深耕細作,一塊土地要花很多勞力,經常感到人力不足。搞農業機械化,得十年或者更多的時間,是很難的事。三年來,工業人口增加到四千萬,糧食怎樣辦?這是一個問題。農村勞動力減少,要按比例,這主要是一個工農聯盟的問題。在國民經濟建設方面,我們同蘇聯相同的是,都是社會主義的性質,都要搞機械化﹔不同的是,蘇聯土地多,我們土地少。解決農業問題比搞工業困難。實現農業機械化以后,仍要深耕細作,拖拉機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還要解決水利、化肥等問題。

工業建設要以為農業生產服務為主,搞水利工程,搞機械化,搞化肥。從今年起,工業的發展方向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調整、鞏固、充實和提高。

關於建設問題。毛主席經常說,革命已經成功了,革命的路子走對了。但全黨真正學會搞革命是在搞了二十四年以后,這集中表現在一九四五年我們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24],全黨直到這個時候才學會掌握毛澤東思想。因此,這才能在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僅用三四年時間就取得了全國革命的勝利。建設問題,毛主席也說要二十年才能真正學會。要學會搞經濟,並不比學會搞革命容易。如果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不同本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任何國家的革命都是搞不成功的。建設也一樣,必須適合自己國家的情況,也有運用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問題。十一年來,我們盡管有一些成績,但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要犯一些錯誤,走一點彎路。當然,十多年來,我們並不是全在走彎路,一般說還是正確的,有一些東西還在摸索。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犯了錯誤就要糾正,這樣就可以使小的錯誤不變成大的錯誤和嚴重的錯誤。

注 釋

[23] 這是鄧小平會見南非共產黨代表團時談話的一部分。

[24] 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即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一日在延安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搞社會主義一要群眾滿意二要發展生產力[25]

(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我們還很落后,全國解放才十一年,還有許多工作做得不夠好。現在工業水平還很低,農業問題還未過關,解決這些問題大概需要二十年,現在可以說有了較好的基礎。去年我們有了一千八百萬噸鋼,沒有這一基礎解決起來就要慢得多。但是我們的一千八百萬噸鋼和法國、英國、日本、蘇聯等國不同,品種不多。

我們想放低速度,解決質量問題,我們有個口號叫大躍進,以前大躍進是數量,現在轉向質量,這也很費勁。現在我們隻有百分之幾的土地是使用機器,農業比你們還要落后。我們國家大,要用很多機器,鋼鐵總要發展。要搞農業機械化,可是搞農業機械化就要放低工業速度。社會主義建設的有計劃按比例的發展規律,主要是工業與農業的關系。現在任何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解決這一問題,包括蘇聯在內。

一個國家糧食和飼料總要能自給。我們集中力量搞,主要依靠兩隻手,當然兩隻手也能做很多事情,但總不如機器,所以要機械化。我們要搞拖拉機、播種機、各種加工機器,這就要許多鋼材。我們確定的方針是先搞農業,農業問題解決了,才能養活工業。寧可工業慢一點,首先要解決農業問題。

我們國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地少。所以光有機器不行,還要修水利,要化肥,精耕細作。我國的人口每年增加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中國過去的歷史是飢餓的歷史,解放后一年比一年好些,但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六〇年碰到了百年不遇的大災荒。我們有兩條可以渡過災荒。第一條是修了很多水利工程。現在灌溉面積已達八億畝,而這幾年中就增加了六億畝,主要是公社化以后增加的,公社化促進了水利建設。第二條是人民公社的組織力量,可以千方百計使收成好一些。我們要花十年的時間實現機耕化、水利化、化肥化,靠自然肥料是不夠的。當然你們看到的是好事情多,我們還有好多問題沒有解決。

最近幾年,有許多拉丁美洲國家的同志來過中國,我們也向他們介紹了中國的經驗,但我們告訴他們,中國的經驗隻能作參考,不是對每個國家都適合。每個黨隻有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和本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才能成功。如果我們沒有能把馬列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那就不會成功。這種結合,第一是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不把這點放在第一位就不能勝利,就沒有方向。但方針和路線不和實際相結合就沒有生命,是死的。任何國家在革命和改造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具體問題,如我們的土改和蘇聯的就有些不一樣,我們是比較廣泛地採取了群眾路線的辦法,因為我們是從農村搞起來的,我們的一切政策如果不使農民滿意,農民就不來,農民能拿起槍來沖鋒陷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分地的方法也和蘇聯不一樣,對富農的政策和合作化的道路也不一樣。但總的是馬列主義的,總的方向是動員農民消滅封建勢力。我們經常告訴訪問中國的同志,中國有許多經驗可能對其他國家不適合,如人民公社,我們從來也沒說公社適合其他國家。如何搞社會主義主要看兩條,一群眾滿意,二發展生產力。群眾是否滿意、支持是判斷事物好壞的標准。

如果認為我們現在的公社是共產主義的,那就要犯錯誤了。公社是社會主義的,我們從公社開始建立就反“共產風”,現在還在反。我們三年來一直在反對這種錯誤。有些同志想搞共產主義,超階段,這樣做的地方都犯了錯誤,沒有這樣做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注 釋

[25] 這是鄧小平會見尼加拉瓜社會主義黨總書記馬努埃爾·貝雷斯和哥斯達黎加人民先鋒黨政治局委員亞頓·格瓦拉時談話的一部分。

根本的工作方法就是調查研究實事求是[26]

(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九日)

全國勝利后,要保証幾億人口吃、穿、用,我們的工作是比較細致、比較謹慎的。一九五六年高級合作社時,出現了高潮,提出了多快好省,形勢很好,頭腦就不夠冷靜了。一九五八年以來,事業興旺起來了,我們也有一點經驗了,就比較馬虎了。資本主義工商業非改造不行,手工業也要改造,但是搞快了,變成全民所有制的了。人民公社肯定要搞,但如何搞,規模多大,摸得差。如果搞得謹慎一點,有些話慢點說,可能會好一點。從中央到地方都有缺點,中央應負擔主要責任。一九五七年以后,中央的具體工作由書記處主持,作為中央常委和毛主席的助手,工作沒有做好,日常工作做得不壞,但方針政策方面出的好主意不多。如鋼鐵的第二本賬、糧食產量、公社規模等,我們都參加了意見,贊成了的。材料不是沒有,也有反面材料,就是沒有直接的調查研究,沒有及時抓住問題進行檢查。有些問題發現了,但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如河南、甘肅、青海、安徽等省的問題早就發覺了,也並不是不相信,總以為總的形勢好,省委的領導好,怕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怕引起另外一股風,顧慮過多,這是一種消極的態度。當然,出發點還不是消極的,而是方法不對頭。中央書記處沒有盡到責任,工作沒有做好。

其次,這幾年教訓是沉痛的。但不管怎樣,成績肯定是主要的。沒有那麼一種空氣,一千八百萬噸鋼是搞不上去的。搞了一千八百萬噸鋼,搞了這麼多水利,有了一定的工業水平,這不是簡單的事情。我們總要有這個信心。工農業方面,如果方法比較對,可以有更大的成績。譬如鋼,隻搞一千八百萬噸,不搞二本賬(二千萬噸),左鄰右舍可能好一點。我們決心大,就是情況不明,方法不對。根本方法就是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毛主席批評我們,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毛主席對我們的批評是完全對的。我們應該從這些方面來接受經驗教訓,中央、省委把責任擔起來。

“十二條”[27] 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加上這次的“六十條”[28],再加上調查研究,就比較完全了,事情就可以辦好了。“六十條”貫徹下去,肯定可以調動群眾積極性。過去出的一些偏向,可以向群眾講清楚。

所謂實事求是,就是要承認千差萬別、大同小異。大同就是大的方針政策,小異是重要問題。大同要調查,小異也要調查。過去大同不做調查吃了大虧,小異不做調查同樣吃了虧。還有個組織形式問題,中央機關有相當多的干部,搞文字工作的時間要少一點,拿出一些時間到各個戰線、各個方面去做調查研究。現在農業比較清楚了,工業還很不清楚。農業上的問題大體相同,工業則不同,幾十萬個廠子千差萬別。我們要放下官架子,自己搞些經驗。“六十條”還會發展的,還會出現新問題,還要前進的,出現新問題要抓住。某一個公社、某一個縣前進了,不能全面鋪開,總要看一個時候。要又穩又快,穩妥才能快。當前,完全止步,無所作為,這不叫穩妥,至少不叫妥。

這幾年工作不深入,工作有些浮,應當坐而言要少,起而行要多。

注 釋

[26] 這是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中南、華北小組會議上講話的要點。

[27]“十二條”,指一九六○年十一月三日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全文共十二條:一、三級所有,隊為基礎,是現階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二、堅決反對和徹底糾正“一平二調”的錯誤﹔三、加強生產隊的基本所有制﹔四、堅持生產小隊的小部分所有制﹔五、允許社員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規模的家庭副業﹔六、少扣多分,盡力做到百分之九十的社員增加收入﹔七、堅持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供給部分和工資部分三七開﹔八、從各方面節約勞動力,加強農業生產第一線﹔九、安排好糧食,辦好公共食堂﹔十、有領導有計劃地恢復農村集市,活躍農村經濟﹔十一、認真實行勞逸結合﹔十二、放手發動群眾,整風整社。

[28]“六十條”,指一九六一年三月中共中央制定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又稱“農業六十條”、“農村人民公社六十條”。全文共六十條。針對當時人民公社內部嚴重存在的隊與隊、社員與社員之間的平均主義,條例草案對於糾正社、隊規模偏大,公社對下級管得太多太死,民主制度和經營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做了比較系統的規定。同年五六月間,中共中央對這個草案做了修改,制定了供討論和試行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進一步規定取消分配上的供給制部分,並規定在生產隊辦不辦食堂完全由社員討論決定。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正式通過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

(責編:張湘憶、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