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信仰之花永綻放——採訪和宣傳王強事跡札記

2014年04月10日10:3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信仰之花永綻放

  總有一些人感動心靈,總有一種精神震撼人心。王強的事跡被不斷挖掘,走進了全國人民的心中,然而令我感到困惑的是,這樣一位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精神楷模,居然沒有一段完整的影像資料。

  尋訪王強的師生及家人之后,我才明白“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是王強一貫秉持的原則,他拒絕了任何能夠拒絕的採訪,也從不張揚自己獲得的榮譽與成就。

  “我深深熱愛著我們的黨、我的研究,我現在還有時間,對我們學科建設還可以思考,我的知識不能帶到棺材裡去,得讓它傳承和發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用活著的每一天努力工作。”這是王強病重時曾說過的話,他用“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沉默與堅守,折射出一個時代的信仰與精神之光。

  王強的同事賈后明至今還保留著王強去世前兩天給他發的短信,內容是希望賈老師替自己研究下去。他說:“我這兒的資料你用吧。”在回憶王強的文章裡,賈后明寫道:“雖然我隻見過他兩次面,但我與他有一生之緣。”

  記者沒有見過王強,一面都沒有。

  但數十次採訪,內心卻感覺無比親近,仿佛與王強已有一世之緣,隻恨此生不能見。

  身為一個拿筆寫字的記者,我和所有參與王強先進事跡宣傳工作的人一樣,唯一能做的就是講述這些令人感喟的點點滴滴,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王強的價值,也讓更多的人在信仰的堅守和傳承中,一天一天挺拔起來。

  如此,無憾、無愧、無悔。(記者 鄭晉鳴)

  使命超越生命

  執教20年,他被學生稱為“人生的引路人”。身患癌症后,他一如既往地潛心科研,甚至比以前更加勤奮。他是王強,他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教學,讓短暫的生命燃燒出耀眼的光芒。

  生於20世紀70年代,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時代在王強心靈上播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種子。他選擇扎根蘇北,執起教鞭,承擔起全校10多個院系、100多個班級的教學任務。

  王強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傳播者。他堅持“上好每節課,讓每節課都有品味”,讓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青年學生中生根、發芽。他是最受歡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在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學生,更在思想和理想信念上給予學生真誠的幫助。談及恩師,學生們常常熱淚盈眶。

  王強是馬克思主義的執著求索者和堅定踐行者。他的研究充滿了一個知識分子對民生疾苦的關切,體現了一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社會擔當。他拖著病軀,堅持幫助同事修改論文和專著。他把病房變成了書房,在病榻上指導論文,在治療中完成書稿,將探索堅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使命,早已超越了生命。

  在王強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看到了當代青年教師的精神風貌和高尚師德,看到了一名理論工作者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不懈追求。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我們向王強同志學習,就是要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不斷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評論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人物事跡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