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鄧小平說:“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但是農民們卻認為:沒有鄧小平,改革是搞不起來的,即使搞起來也會夭折。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實踐証明,鄧小平對新時期中國農村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一、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一貫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思想
農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馬克思曾經說過:“超過勞動者個人需要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是一切社會的基礎。”鄧小平一貫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思想。早在1962年,他在談到恢復農業生產問題時就指出:“農業搞不好,工業就沒有希望,吃、穿、用的問題也解決不了。” 70年代中期,他剛恢復工作不久,就強調要首先抓好農業,確立以農業為基礎、為農業服務的思想。1975年7月,鄧小平在同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劉興元談話時說,要樹立“農業第一”的思想。他要求各級黨委管農業的班子,注意研究農業方面的政策。1975年9月,鄧小平代表中央在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上講話時說:四個現代化,比較起來,更加費勁的是農業現代化。如果農業搞不好,很可能拉我們國家建設的后腿。當年,他在國務院討論國家計委起草的《關於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問題》時,還提出:工業支援農業,促進農業現代化,是工業的重大任務。工業越發展,越要把農業放在第一位。
粉碎“四人幫”后,我國的農業仍在“左”的影響下徘徊。由於政策不對頭,我國農業生產的狀況還很困難,甚至有部分縣、地區,糧食產量還不如解放初期。面對這種嚴重局面,鄧小平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從農業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出發,從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在改革開放初期一再強調“以農業為基礎”。他認為,第一,中國耕地少,人口多,特別是農民多,農業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人口大國中有著特殊地位,這就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考慮的特點。“中國經濟能不能發展,首先要看農村能不能發展,農民生活是不是好起來。” “不管天下發生什麼事,隻要人民吃飽肚子,一切就好辦了。”第二,農業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他反復強調:“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我們首先解決農村問題。中國有80%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百分之八十穩定不穩定。”第三,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是根本,不要忘掉”,“農業問題要始終抓得很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