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西裝 從英倫走向全球

2013年11月20日07:48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西裝 從英倫走向全球

  去繁從簡的“運動裝”

  軍服對西裝的影響非常明顯,當代西裝的墊肩帶有一絲肩章氣息,也讓男人得以擁有布魯梅爾追求的V型軀干﹔西裝的W領似乎源自長禮服的立領,而長禮服則源自軍隊的衣著。約在1850年,上衣的尺寸變短,成為今天男子西服樣板套裝,19世紀80年代,美式英語稱為“男式便裝短上衣”西服上衣。總之,可以認定,現在男裝的原型是在19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形成的。

  西裝外套背面的單衩或雙衩讓人們騎在馬上很舒服,証明西裝也同古老的運動裝有關。一些西裝仍然保留騎馬時可以輕鬆使用的開口袋。也有人認為,西裝的發展更多是為了滿足維多利亞時代運動愛好者的需求。

  大約到了19世紀中期,男士的衣著開始放鬆,緊身長禮服變為較寬鬆的合身外套。隨著西裝夾克和褲子的逐漸演變,原本圍在脖子上的絲質圍脖也被領帶取代。在歐洲三十年戰爭期間,路易十四的克羅地亞輕騎兵就在脖子上圍了鮮艷的領帶,這也是他們的傳統民族服裝。這讓路易十四印象深刻,很快在法國成了流行時尚。1860年前后在英國,不同的款式和顏色的領帶代表你來自哪裡,比如學校、軍隊或運動俱樂部。

  隨著19世紀末美國商業文化的崛起,西裝成為上流社會崇尚的休閑風格,美國的上班族喜歡西裝的兩項特質:源於運動的不拘小節,以及源於軍隊的效率和時髦。西服作為正式禮服保留下來,而燕尾服、大禮服、晨禮服作為一個歷史時代已進入博物館。

  永遠的紳士“薩維爾”

  如今,東南亞的一些工廠每天都生產出幾千件價格在幾英鎊的廉價西裝。不過快銷品牌吸引的是那部分隻想買便宜西服的人,這些品牌宣揚“穿過就扔”的理念。然而好西服絕對不短命,正如影星加裡·格蘭特所言:“買一身好西服,你可以穿上30年。”

  隻有量體裁衣,才意味著獨一無二的定制。定制這個詞源於17世紀,那時裁縫把全部布料放在店鋪裡,一個客人選擇了一塊布料后,就表示它已經“講定了”,由此一個裁縫為一個客人單獨設計制作衣服的行為被稱作定制。一旦經過量體,所有的數據將通過剪裁師傅的手變成幾片1比1的紙樣。而比這還貴的就是薩維爾街百年老店的裁縫們純手工定制出來的西裝。

  中國的紅幫裁縫從日本習得西裝的制作,而日語裡稱西裝是“西米洛”,這個日本的外來語其實就是倫敦西裝定制一條街薩維爾的音譯。第一代007肖恩·康納利在《第七號情報員》裡提到他去定制了西裝,就是去了薩維爾街。與時尚名牌林立的鄰街相比起來,沒多少家店的薩維爾老街顯得非常安靜,從頭到尾,半個小時就可以走完,但是其二百多年的歷史卻需要慢慢品味。

  19世紀初英國已經擊敗了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法國、荷蘭,是當時歐洲海上霸主,當時英國的上流社會非常富有,於是手工精細、縫制工藝高超的裁縫店就開始慢慢聚集在上流社區周邊,薩維爾街就是其中之一。

  19世紀初,在裁縫搬進薩維爾街之前,這裡的大部分居民是外科醫生。外科醫生對西裝的影響可以從袖口看出來。昂貴西服的袖口紐扣可以解開,能把袖子卷起來。這樣就允許外科醫生在照看噴血的病人時無需脫掉外套——這是紳士同下層社會穿著整袖子的商人的重要區別。如今這樣的西裝依然可以從薩維爾街的裁縫店裡定制。

  英國曾有“紳士不付裁縫賬”的傳統。裁縫認為,來做衣服的都是紳士,他們十分看重自己的名譽,所以不用追討制裝費,紳士們遲早都會付錢。據說,大文豪狄更斯去世時還欠著薩維爾街15號亨利·普爾店的制裝費,不過,這反倒成了亨利·普爾店的美談。

  英國時尚評論家艾瑞克·馬斯格雷夫曾說,薩維爾是定制西服的終極境界,世界上最出色的男裝裁縫雲集於此,所以不管拿什麼西服與之相比,都會黯然失色。

  如今,如果是在一個薩維爾街的小裁縫店(即隻有一位裁縫師傅)裡做一套兩件套西服,起價大約是2000英鎊。而同樣的兩件套,如果找稍大的店,則至少要花3000到4000英鎊,具體價格取決於布料。設計出的成品西服與定制西服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因為定制西服是由裁縫們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而親手制作的,是獨一無二的。

  有著二百多年歷史的薩維爾街也在變化著。隨著英國上層階級人數的減少,他們的一些傳統也漸漸淡化。薩維爾街在2008年隻有不到二十家裁縫店,已經大不如前,不過到了2010年,薩維爾街的手工定制店又增加到54家,這54家裁縫店仍可以代表當今西服定制的最高工藝。

  在安德森·謝帕德這家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店,裁剪桌下面的普通棕色紙箱上,潦草地用記號筆寫著“威爾士親王”的字樣。皇室的光顧有助於吸引來自中東和俄羅斯的新顧客,對於有錢的阿拉伯酋長來說,定做一批起價為3000歐元的西服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兒。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