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在中國校園發表演講的外國政要們(圖)

2013年11月15日07:49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在中國校園發表演講的外國政要們

演講地點怎麼選擇,並沒有固定的條例

  按照國際慣例,外國首腦和政要訪華期間,有些人會到頂尖級的大學如北大、清華和復旦做演講。但演講地點怎麼選擇,並沒有固定的條例。一般來說,先由外國政要提出,中方根據演講內容考慮是否同意。

  2005年10月25日上午,位於北京西郊的中共中央黨校門口,威嚴佇立的武警戰士仿佛在無聲地提醒人們,它與普通高等院校有所不同。

  此時,校內禮堂裡很是熱鬧,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正在這裡做著題目叫 《中國在新亞洲的和平發展》的演講,台下坐著中央黨校700位身份特殊的學員。這些學員分別來自中央各大部委,也有不少省區市的地方政府干部。

  李顯龍做演講並與學員交流,共用了一個半小時。場內氣氛活躍,笑聲掌聲不斷。聽眾們熱情很高,大禮堂座無虛席,並利用閉路電視在教室裡現場直播。

  新加坡推行雙語教育,英語為官方工作語言,同時鼓勵不同人群以各自母語為第二語言,如中文、馬來語等。在新加坡,會說中文的人不少,包括李顯龍。所以,整個演講過程他都是用漢語進行的。只是在回答學員們的自由提問時,由於思維習慣的原因,李總理才使用了英語。

  當時,現場有一個學員提問:新加坡的發展經驗有哪些適合中國?李顯龍笑著回答:新加坡隻有上海浦東那麼大,發展經驗很難說能夠直接拿到中國來用﹔但有些經驗調整后可以借鑒。

  走進中央黨校的外國首腦和政要,不單單是李顯龍一位。

  2003年11月初,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一行曾來到這裡,與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

  2005年10月19日,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利用在中國短短三天的訪問時間,來到中央黨校,與學員們座談。面對眼前的一些年輕學員,他顯得非常高興,稱他們是“中國未來的領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