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龍
▲9月2日18時許,一輛“O牌”車在石家庄東崗路上接人。米彥澤攝
閱讀提示
公車很忙,因為它不僅要忙公務,還要忙“私奔”。
針對公車私用現象,曾有網民“吐槽”說,公車使用存在三個“三分之一”——— 辦公事佔三分之一,領導干部及親屬私用佔三分之一,司機私用佔三分之一。盡管是缺乏數據支持的調侃,但卻透露出人們對這一不良現象的關注。
為治理這一頑疾,逢年過節或節假日,各級各單位都會拿出“封車令”加以約束。還有部門專門制定規章制度、用上先進的科技手段,以期堵塞漏洞。多方約束下,公車私用態勢大為收斂,但要實現根治和杜絕,卻並非易事
1
多輛“O牌”車“夜不歸宿”
9月2日18時5分,下班高峰中的省會東崗路車水馬龍。
一輛自東向西行駛的黑色轎車,緩緩地停在了石家庄外國語學校南門西行約50米處,穿著淺色T恤的中年男性駕駛員不時向車后張望,似乎在等人……幾分鐘后,一位穿著連衣裙的長發女性手推自行車出現,中年男子馬上走到車尾接過自行車,塞進后備箱。而后,二人上車向西駛去。
如果不是因為轎車的號牌特殊,這樣的一幕並不引人關注,然而駛離的車輛在記者的鏡頭中還是留下了它的車牌號———“冀OXXXXX”。
在我國車輛牌照管理中,除了軍用“O牌”,“O牌”中還有黃底、黑底、藍底三種,其中藍底“O牌”始於上世紀90年代,為公安機關非專用警車使用牌,即公安專段民用號牌,也被人們俗稱為“公安牌照”。目前它是省級公安部門直屬車輛管理機構的發牌代碼,一般發牌范圍是省級黨政機構以及部分省級直屬企事業單位。
8月29日至9月2日,本報記者利用晚上以及周末休息時間隨機走訪了省會一些住宅小區、商場超市及餐飲娛樂場所門前,共發現有13輛“O牌”車以及多輛制式執法車輛在這些場所長時間停放。
其中,8月30日(星期五)20時后,記者在裕華路和中山路之間體育大街沿線區域,就發現有5輛“O牌”車,分別停放在裕華東路110號曲美家具門前便道、天客隆超市西側及北側廣場、石家庄市三院急診樓前、劍橋春雨小區30號樓下等地。車型包括帕薩特、奧迪等。另有一輛制式警車停放在劍橋春雨小區29號樓東側。
眾所周知,公車就是公務車,也即黨政機關用於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1年頒發的《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黨政機關應當加強公務用車使用管理,不得公車私用。
按照該辦法以及我省有關規定,要“嚴格按照規定用途使用公務用車”,且非執法執勤的一般公務用車,要“嚴格實行回單位停放制度”。由此,主要用作公務車的“O牌”車,在非工作時間停放於單位之外,這樣的行為是否屬於公車私用,值得主管部門深入調查。
事實上,今年以來,圍繞公車私用,我省已經加強了治理,並於日前制定出取消“O牌”車的時間表。而且,有關部門公開通報的案例至少有三起:
——— 5月29日,保定市公安局涉法涉訴中心向有關媒體通報,已對開公務車接孩子的該中心借調司機作出處理﹔
——— 9月5日,蠡縣公安局就下屬鮑墟派出所指導員匙某違規使用警車送孩子上學一事,給予當事人免職並行政記大過處分﹔
——— 9月6日,我省查處的深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原大隊長賈某公車私用,並外借他人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一事,經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曝光。
2
各方探索治理之策
在社會普遍關注公車私用時,有關部門已就公車治理開展了多項工作。
有關報道顯示,我省認定了存在違規公務用車10299輛,這些車輛有的是超編制購買的,有的超過了配置標准,有的是違反規定向下屬或其他單位借車使用,有的把購車款項向下攤派……
省紀委日前要求,除超標越野車要在9月底之前處置到位外,收回其他超標配置車輛的處置工作也要在9月15日之前完成。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加強對公車的管理,尤其是對公車私用的管理,成為各部門亟待解決的管理課題。
公開報道顯示,衡水市是今年我省查處公車私用力度較大的設區市,該市今年上半年共查處了公車私用36起。
衡水市紀委黨風室主任姚曉寧認為,這主要是依靠領導重視,且嚴格按照省裡的要求,動員群眾舉報,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的結果。
他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為了治理公車私用,衡水當地採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在衡水中學放假、開學時安排檢查人員守候在校門查處公車接送孩子情況,在節假日時巡查衡水湖等景點,在其他時段檢索警方的路面監控記錄等。
類似這樣,以嚴格的監督檢查為主要手段,南和、永年等縣也先后組成專門的檢查組,在縣城及周邊村街、交通要道、賓館飯店等處設立固定和流動檢查崗,進行專項檢查。
而邯鄲市的做法,則傾向於用細致的條文規定,把公車約束到應該行駛的軌道上。
今年5月,邯鄲市出台專門意見,分3個條款用近千字對公車管理提出了非常詳細的意見。其中包括,上路行駛公車必須填寫《公車行駛卡》,而節假日值班車派出使用,也必須“一事一登記”,此外所有車輛須於指定地點統一封存並填寫《公車封存表》交由值班室留存備查。
繼承德市檢察院在全省率先為公車安裝GPS衛星定位指揮調度系統之后,石家庄市安監局、秦皇島市檢察院等單位也先后採取了這種依靠技術力量防范公車私用的手段。
據介紹,安裝這一系統之后,公車的位置、車速和行駛軌跡都能實時監控。據石家庄市安監局辦公室劉主任介紹:“安裝GPS后,單位公車有了約束,繞道、辦私事等問題得到遏制,執行兩個月以來,未發生違反制度的情況。”
但不同的聲音也在響起:“現有的對公車監督,大都是內部監督。讓乘坐公車的既得利益者去監督治理公車,會不會變成走過場?”“安裝一個GPS定位系統,少則上千元,多則上萬元,為了減少浪費而又產生新的浪費,究竟可不可取?”
也許是因為這樣的異議,讓許多正在探索中的單位顯得小心翼翼,紛紛婉拒記者進一步的採訪要求。某省級單位一位計財裝備部門的負責人就告訴記者,“還是先別報道了,我們的辦法還未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