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才網 >> 最新動態

第13批博士服務團奔赴西部和革命老區

《中國人才》記者 蔡秀萍

2013年01月30日15:50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日前,中組部、團中央從中央國家機關和東部省市選派 172 名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人才,組成第 13 批博士服務團赴西部地區進行為期一年的服務鍛煉。2012 年 12 月 7 日,第13 批博士服務團成員在京集中培訓。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沈躍躍出席培訓動員會並作講話,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主持會議。

按照黨的十八大關於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的要求,第 13 批博士服務團擴大

選派規模,共選派 172 人,是歷年選派人數最多的一批 ﹔突出選派重點,向西藏、新疆、貴州等地重點傾斜,三地共選派61 人,佔總人數的 35% ﹔優化人員機構,注重選派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繼續緊缺的各類專業人才,其中 149 人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整體素質較高、年富力強,平均 39 歲,大多是既有業務專長又有一定行政管理經驗的復合型人才。

中組部、團中央要求博士服務團成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發揮各自專長和優勢,積極投身基層實踐,在西部大開發的實踐中成就人生價值。要身入心入,盡快融入新的工作集體和環境 ﹔要多學多思,在邊學邊干、學干結合中積累經驗,提高本領﹔要實干苦干,抓實抓細抓具體,與當地干部群眾同舟共濟、艱苦創業 要奉獻貢獻,找准發

揮作用的著力點,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辦實事、做好事 ﹔要慎獨慎微,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堅決守住“不出事”的底線,樹立博士服務團的良好形象。

為了幫助博士服務團成員盡快熟悉情況,進入角色,中組部、團中央還安排了宏觀經濟和區域經濟政策、地方黨委政府工作方法等專題講座,往屆博士服務團優秀代表交流了工作經驗。培訓期間,博士服務團成員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講話精神,倍感振奮,深受鼓舞,紛紛表示,將牢記組織重托,不負時代使命,將青春夢想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緊緊聯在一起,腳踏實地,扎實工作,讓青春在為加快西部大開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中煥發絢麗光彩。

自 1999 年以來,中組部、團中央已先后選派12 批、1471名博士到西部地區服務鍛煉,取得積極成效。據初步統計,博士服務團為西部引進項目 1100 多個,引入資金 3100 多億元,撰寫調研報告 1500 多篇,舉辦各類講座和人才培訓2400 多場次,有 68 人挂職后留在當地工作。博士服務團已成為人才工作服務西部大開發的一個響亮品牌。

鏈接:

“項目、資金的支持固然重要,但能夠為西部大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的還是教育。要創新機制,進一步加大對西部人才的支撐力度,鼓勵更多教師到西部科技教育領域發揮作用。要解決西部新建地方院校特色學科專業的發展難題,鼓勵他們以特色學科專業為依托,培養高素質的區域創新人才。”

——第6、7 批赴陝西博士服務團成員 童文勝

“與往屆相比,我認為第13 批博士服務團更具有特殊意義。在全黨全國掀起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熱潮之際,我作為第13 批博士服務團成員之一,感到非常光榮。我一定虛心學習,拜民為師,發揮優勢,多干實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我認為博士服務團成員的作用不僅僅在於給地方爭取資金、爭取項目,更重要的是要給西部地區和革命老區帶去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

——第13 批博士服務團成員、財政部會計司注冊會計師處處長王宏

此文刊於2013年第1期《中國人才》雜志

(責任編輯:高雷、權娟)

重大工程

  • 千人計劃
  •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
  •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計劃
  • 大學生優選計劃

專家解讀

王通訊:《規劃綱要》實施后,以中關村為代表的科技園區提出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目標。[全文]王通訊:《規劃綱要》實施后,以中關村為代表的科技園區提出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目標。[全文]

在線調查

你認為十六大以來我國人才發展最突出的成就是:
科學人才觀日益深入人心
制定和實施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
海外高層次人才掀起回國熱潮
高層次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
人才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加大
形成了黨管人才工作格局
其他

我要留言

姓名:

提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