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30日14:53
杭州未來科技城
四大未來科技城起步時間不同,但均發展速度飛快,且各具特色、成果令人驚喜。那麼,四個未來科技城具有哪些特色?
北京:打造自主創新策源地
北京未來科技城以央企為主體,科研與商業轉化相結合,致力於自主創新,其長遠發展,取決於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同時作用,共同打造中國的“硅谷”。
靠央企在技術領域的特殊優勢,北京在未來科技城首批認定了 8 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和 7 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集聚創新要素和高端人才。共同篩選和培育了“納米薄膜太陽能電池”等 11 個重點項目,北京市提供了 7100 萬元的科技資金支持﹔並正在組織論証“輕量化減速器樣機制造”等其他一批重點項目。
針對科技攻關相應的人才配套需要,他們制定實施了《未來科技城人才引進工作暫行辦法》,為神華、商飛項目加快辦理 25 名急需緊缺人才的引進手續,支持央企抓實建強科研團隊。為給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他們緊緊抓住中央支持北京市建設中關村人才特區的重大機遇,把未來科技城納入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人才特區的建設范圍,享受“1+6”先行先試政策和 13 項特殊政策,在提高科技間接經費列支比例、進境相關科研設備稅收減免、實行股權激勵等方面,落實了央企提出的政策需求。
與政府之“手”相對應的市場之“手”的作用則是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產業鏈上下游的集聚。目前,“無形之手”正在加速推動北京未來科技城內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產業化。北京昌平區小湯山工業園、興壽工業園在建的“未來科技城成果轉化基地”,期待央企的研究成果能在昌平本地轉化。未來科技城已帶動了這些央企上下游公司在昌平注冊。目前在昌平注冊的央企下屬機構已經有上百億的資金規模,不少央企的結算中心將會設在北京未來科技城內,像中國電信的結算中心投入運營之后,每年稅收可達 10 億多。
天津:打造政策創新示范區
2011 年 4 月,天津未來科技城在濱海新區規劃籌建,並迅速引來央企、民企加盟,眾多人才飛臨。天津未來科技城具備了政策創新和空間拓展等諸多優勢。
天津市在政策創新上下足了工夫 :首先,他們整合過去的人才政策,優化提升為人才引進、人才選拔培養、人才保障等政策。其二,借鑒北京、上海等地人才政策亮點,形成自己的保障類政策、工作平台類政策和獎勵類政策。其三,充分運用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政策,按照先行先試的原則,與濱海新區的重大人才工程進行對接。其四,進一步提升天津高新區招才引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和海外高層次人才等已有政策。同時對人才在創業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比如初創期的資金問題、創新人才的待遇問題等方面進行了重點研究,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並於 2012 年 3 月份出台了《關於鼓勵中央企業研發機構落戶天津未來科技城的若干政策規定》25 條,從促進人才資源集聚、促進研發機構集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三個方面提出具體支持政策,設立了 10 個億的專項資金。此外,濱海高新區還出台了《關於加快天津未來科技城建設和發展的配套措施》9 條,更進一步吸引、扶持入駐企業。
充分利用自然空間和政策空間,才能吸引更多的企業前來加盟。這是天津未來科技城的又一亮點。天津緊臨大海,可拓展空間大。正是這樣的優勢,才吸引了高端研發項目和企業,形成了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高端信息制造、現代服務業等五大主導產業。
除了自然空間,天津未來科技城吸引企業的政策充滿誘惑 :對於入駐未來科技城高端研發機構,前三年按研發機構實際購買設備金額的 20%、實際發生研發費用的 30% 予以最高 800 萬元的補助……了解到天津出台的優惠政策后,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魯斌評價 :“天津未來科技城提供的優惠政策除了科研支持外,在稅收、戶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對海外科研人員將有很大吸引力。”
武漢:打造中國光谷的明珠
2011 年 4 月 建 城,2012 年 8 月 便 有14 家世界 500 強、央企搶登武漢未來科技城。為什麼?
2010 年 10 月,湖北省委決定在東湖
高新區開辟 2.6 平方公裡為武漢未來科技城起步區時,他們就已經具備了戰略眼光 :這裡,與光谷生物城南北輝映 ﹔外環線以東、高新大道以北 28 平方公裡為長山基地 ﹔外環線以東、高新大道以南36 平方公裡為龍山基地,這兩個基地將作為武漢未來科技城的發展區。
武漢未來科技城拿什麼引來金鳳凰?哪些人才可以入駐?有哪些優惠政策?武漢市市長唐良智說,招商重點是面向中央企業、大型國企、民營企業、國外知名企業,以及重點高等院校、高水平科研院所,特別是海內外產業研發高端人才及其團隊。入駐企業隻問技術不問“出身”,不限所有制、不限區域。而一旦入駐,均獲獎勵。
武漢未來科技城正是抓住了“產業、項目和人才”的特色優勢,才形成了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戰略策源地。“千人計劃”專家、全球光纖激光器技術領頭人閆大鵬說 :“我就是看好了‘中國光谷’這個寬鬆的環境和光纖激光事業發展的良好空間才主動前來的!”
武漢高新區是敢於打破體制機制的障礙,才形成了享譽中外的“中國光谷”,武漢未來科技城“產業、項目、人才”的優勢才越發明顯,並形成了產業主導、人才涌流的戰略策源地。正如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所講,武漢將以“憂國憂民的情懷、立足未來的眼界、不惜血本的魄力”打造未來科技城,形成自己的特色優勢。
他們用項目吸引人才,用環境留住人才,用產業帶動團隊,用事業凝聚頂法人才的心。主要經驗是 :特惠的人才政策引領,特強的“資本特區”支撐,特專的創新創業平台承載,特優的人才服務措施支持,特效的人才工作機制體制配套。他們的政策創新在引進國際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上取得一系列突破。如法國科研中心光子與納米結構實驗室主任王肇中、德國“太陽能之父”肖克、全球光纖激光器術領頭人閆大鵬等一批全球光電子信息等產業領軍人才和團隊紛紛入駐。
杭州:打造海歸創業特區
這裡是讓馬雲和阿裡巴巴事業風生水起的地方,當初馬雲考察了這個原生態濕地美景后脫口而出 :這是我夢想中創業的地方!
政府政策創新、企業傾力投入,使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業如虎添翼。杭州未來科技城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兩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三級政府聯手,積極推動海外智力與民間資本結合,成功闖出了一條具有浙江地域特色和鮮明時代特征的“人才 + 資本 + 民企”的海外引才模式,在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中獨樹一幟。
隻有形成人才與民企、資本呈現多元化合作的發展趨勢,杭州未來科技城才能實現優勢互助,實現多方共贏。杭州未來科技城的運作方式有三 :一是企業搭建研發平台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目前奧克斯等 6 個項目已經在科技城落地,總投資近 20 億元。二是民營企業投資並引進海歸人才和創業項目,尋求轉型升級。易文賽、星月生物等企業投資佔了很大比例。三是股權投資機構引進海歸企業。目前股權投資機構已累計向園區推介海歸項目 40 余個。四是海歸創業人才的集聚推動了金融機構的集聚。科技城將金融服務作為主要產業門類之一,積極吸引金融項目落戶,其中海智、樂富等多個金融項目本身由海歸人才創立。
杭州未來科技城還有幾點特別之處,首先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為優先目標,尤其重視“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的高端人才及創業團隊的引進 ﹔其二以全新的引才用才機制為重要保障,積極引導中央企業、大型民企搭建平台,發揮引才用才主體作用,構建人才引進和開發利用體系 ﹔其三以浙江經濟特色為核心支撐,支持研發項目與民企、民資合作,形成“人才 + 資本 + 民企”的創業特色,引領海歸創業本土化發展。
向人才提供舒心、省心、貼心的工作生活環境,浙江還專門出台政策,從投融資、外匯管理、出入境等 10 個方面支持人才在科技城創業創新。杭州市和省科技廳、人力社保廳等多個部門制訂了專門的扶持政策,余杭區制訂了具體操作辦法,並組建了人才服務中心、金融發展中心 ﹔設立了杭州科創孵化器有限公司,扶持項目研發成果的孵化 ﹔成立了行政服務中心和投資項目審批代辦中心 ﹔積極引進銀行、知識產權、法律、財務等中介機構,完善配套服務。
此文刊於2013年第1期《中國人才》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