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才網 >> 研究與思考

各地各部門不斷創新加快確立人才優先戰略布局

《中國人才》記者

2013年01月30日14:13    

 

中科院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培養工作。圖為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研究人員給青年人才授課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積極落實人才優先發展布局,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方式方法,人才百花園爭奇豐艷,亮點紛呈。

上海:精細化服務助力人才創新創業

上海市在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同時,積極為引進人才在參與科技專項、產業扶持和生活待遇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為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環境。

上海市科技政策資源比較豐富,分為稅收、獎勵、國家資金的地方配套等7 大類共29 項。利用好這些資源,促進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領銜或參與重大科技專項以及重大產業項目,是發揮海外高層次人才作用的一個重要途徑。2011 年10 月,上

海在市科技人才開發交流中心,建立了“千人計劃”科技事業發展服務專窗,重點為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提供科技政策咨詢、計劃項目申報等方面的服務,實現科技項目申報“前置受理、全程代辦”。科技專窗成立以來,有針對性地推送科技政策、項目申報信息2950 余人次,解答了328 人次的項目申報政策咨詢問題,協助67 位“千人計劃”引進人才順利申報了相關項目,受到了海外引進人才的廣泛歡迎和好評。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上海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2012年8 月份,上海在市發改委建立了上海“千人計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服務專窗,把“千人計劃”引進人才及其團隊作為重點扶持對象,採用“專人負責、專場宣講、專項申報、專題協調”的形式,積極幫助“千人計劃”專家了解相關政策,指導申報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海外高層次人才投身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上海市已為21 位“千人計劃”專家所在企業提供了30 多億元的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

廣西:柔性引才助力騰飛

廣西科教基礎薄弱,可用財力有限,引才育才條件遠不如發達地區,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匱乏問題尤為突出。區黨委政府抓住西部大開發、幫扶民族地區發展的歷史機遇,借助國家平台和優勢資源,積極爭取中央單位支持,先后與教育部、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等12 家部委,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2 所高校簽訂合作協議,把合作培養人才作為解決地方高層次人才問題的便捷途徑。

廣西連續兩年從區管企業、高校選派74 名管理和技術骨干,到寶鋼、華潤、中鋁、國家開發銀行等29 家中央企業和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28 所部屬高校挂職培養。借助“西部之光”人才項目,先后選派135 名中青年科技骨干,到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等國家科技創新平台深造,使他們在“國字號”的環境中得到了鍛煉提高。自治區還積極爭取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在廣西大學、廣西藥用植物園建設重點實驗室,爭取人社部支持廣西建設46 個博士后“兩站”。

通過聯合培養人才、科技協作攻關,廣西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增長近3 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 項,有效緩解

了多年來國家級平台欠缺、高層次人才培養乏力、科研成果層次偏低等問題。

2010 年以來,廣西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積極爭取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幫扶,在覆蓋全區重點產業、重大項目的62 家依托單位,陸續聘請116 位“兩院”院士擔任自治區主席顧問。通過組建服務機構,配備工作力量,安排專項經費,以“一個產業、一位院士,一個基地、一組團隊,一個領域、一批成果”工作模式,突破高端人才“瓶頸”制約。中國工程院鐘志華院士受聘后,指導五菱汽車公司解決了微車碰撞安全、車身沖壓成型等關鍵技術難題,推動五菱微車成為國內第一個單一車型年產銷超100 萬輛的汽車品牌。

最近,廣西決定再投入1.5 億元,建設佔地150 畝的院士綜合服務基地,支持各地31 個院士工作站建設﹔投入4 億元,支持建設23 個千億元產業研發中心、25家工程研究院、105 家企業研發中心,更有力地承接中央單位人才和智力幫扶。

廣西還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產業培育需要,先后設立了42 個區級人才小高地、103 個市級人才小高地,在引才政策、育才資源、收入分配、科研立項、成果獎勵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為高層次人才打造了一批干事創業“小特區”。廣西玉柴集團通過校企合作,成立玉柴研究院,自治區支持其建設“柴油動力人才小高地”,設置了4 個八桂學者、特聘專家崗位﹔當

地黨委政府為企業量身訂制住房、津貼、進修、獎勵等一攬子高層次人才政策,激勵優秀人才潛心研究、克難攻堅,推動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連續10 年實現年均30% 以上的增長。

中科院:把青年人才培養作為戰略任務

中國科學院始終把青年人才培養擺在人才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創新政策,完善機制,搭建平台,強化激勵,有效促進了青年人才成長和進步。

院黨組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培養工作,先后出台《關於加強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提出加強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各類科技項目中,把青年人才培養作為一項剛性要求,規定必須配備青年人才作為項目主要承擔人,同時把青年人才的培養和支持情況,作為項目評估的重要內容。還要求各單位預留10% - 20% 的高級崗位,用於聘用35 歲以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為青年人才拓展職業發展空間。

中科院積極創新青年人才培養模式。一是成立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為35歲以下青年人才提供專門經費,支持他們自主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並通過社會實踐、國際化培養等方式,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目前已吸納優秀青年會員1000 名,不少會員已嶄露頭角。二是支持不同學科不同單位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組成“交叉與合作團隊”,開展合作與交流。通過學科交叉融合,提高他們的原始創新能力。三是通過“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計劃,每年邀請3 - 5 位國際頂級科學家到中科院訪問講學,並重點選派優秀青年人才回訪,使青年人才直接接觸到國際科技大師和國際科技前沿。通過與德國馬普學會合作組建青年科學家小組,走出一條“強強聯合、相得益彰”的青年人才培養之路。

中科院啟動了實施“3H”工程,幫助各類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解決好住房(Housing)、子女入學和配偶工作(Home)、健康就醫(Health)等方面的問題。經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部分問題已得到緩解,北京、上海、昆明等地青年人才周轉房建設已經啟動。

目前,中科院35 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已佔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53%。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佔33%,具有碩士學位的佔34% ﹔全院共有963 人入選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76 人獲得了中國青年科技獎。

寧波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員平均年齡隻有32 歲,青年人才已成為科研人員的主體。全所35 歲以下的課題組長超過1/3,35 歲以下的科研項目負責人佔一半以上,青年學術帶頭人已挑起科技創新的大梁。潘建偉從海外回國時,剛剛30 歲出頭,通過10 多年的培養支持,他和他的科研小組已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其研究成果6 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年度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他本人於201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70后”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員,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時,年僅31 歲。他先后主持了973 計劃、863 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創新科研成果,先后在《自然》、《科學》等權威科研刊物中發表SCI 論文近70 篇,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

國家電網:傾力打造國際化人才隊伍

配置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團隊,是加快推進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前提。國家電網公司分四個層次優化國際化經營管理團隊。一是委派一批政治素質高、領導能力強、視野寬廣、勇於開拓的高級管理人員。先后有17 名局級干部經過考核進入公司駐外企業和辦事處班子任職。二是選拔一批長於學習溝通、善於解決問題、具備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中層管理人員。先后選拔和聘用126 名優秀管理人才,負責推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項目。三是派出一批專業技術水平高、實際操作能力強的技術技能專家。先后派出646人作為海外電網建設、運行、維護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四是儲備一批年輕、外語好、發展潛力大的國際化后備人才,每年選拔和培養國際項目管理和技術骨干200 人,目前已形成1800 多人的后備梯隊。

國家電網公司採取多種措施,不斷提升國際化人才隊伍素質。精心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適應力和競爭力,實施專項培訓,提高專業素質和跨文化管理能力,各級人員培訓率均達到了100%。狠抓實踐鍛煉,利用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實踐平台培養國際化人才。推行多崗位鍛煉,目前70%的中、高級管理人員曾在兩個及以上駐外企業或辦事處工作。注重交流提高,與東京電力、新加坡電網等6 家企業開展同業對標,派出650 多人赴國際先進企業培訓和挂職鍛煉。在駐外企業中注重使用本土化人才,在與本土人才的共事與交流中,公司人才的跨文化經營能力快速提升。

引進國際化高端人才,是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渠道。根據企業國際化發展不斷創新超越的需要,國家電網公司先后3 次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錄用85 名電力、法律、金融等專業高層次人才。深入落實中央“千人計劃”部署,先后四次組團赴歐美引才,從歐美重點實驗室、科研機構和世界500 強企業成功引進21名國際知名專家,形成了242 人的引進專家儲備庫,建立了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創新團隊。引進專家不僅在解決重大技術難題中發揮突出作用,而且充分運用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推進公司對外交流與合作,參與制定國際標准和規則,有力促進了公司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公司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的不斷加強,創造了國際化發展的豐碩成果。公司多名專家成為國際電工委員會等國際組織相關專業組的召集人,特高壓電網建設標准成為國際標准,在世界能源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目前,公司在6 大洲9 個國家設立企業或辦事處,海外投資已經超過50 億美元,總資產達到80 億美元以上,淨資產回報率在兩位數以上。

此文刊於2013年第1期《中國人才》雜志

(責任編輯:高雷、權娟)

重大工程

  • 千人計劃
  •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
  •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計劃
  • 大學生優選計劃

專家解讀

王通訊:《規劃綱要》實施后,以中關村為代表的科技園區提出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目標。[全文]王通訊:《規劃綱要》實施后,以中關村為代表的科技園區提出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目標。[全文]

在線調查

你認為十六大以來我國人才發展最突出的成就是:
科學人才觀日益深入人心
制定和實施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
海外高層次人才掀起回國熱潮
高層次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
人才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加大
形成了黨管人才工作格局
其他

我要留言

姓名:

提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