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到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调研。他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新华网,7月22日)
雷德菲尔德在《民俗社会》写道,“老人们可以察觉到,年轻人所干的事也正是他们在同样的年龄所干的事,而且也是他们认为正当和适当的东西,换句话说,这样一个社会几乎是永远不变的。”这样一段描述揭示了农村封闭性强、变化缓慢的特点。
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中国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化。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人们急于改变现状的心情就越加迫切。“拆旧房、盖新房,村子从此变了样”,也成了一些地方建设新农村的“良方”、“妙计”,更有甚者干脆“新瓶装旧酒”、“败絮缝新袍”,给子虚的政绩“涂妆”、“抹彩”。纵然看去是倾城粉黛、楚楚动人,也不过是华而不实、徒有其表。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最为群众所痛恨、所不耻,给我们留下的教训也是沉痛的、深刻的。强调新农村建设不“涂脂抹粉”、不“装修围墙”,在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需要把造福群众的福祉落到实处,防止做表面文章。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各级党委要坚持从严、务实,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四风”问题。要突出一个“实”字,对查摆出来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问题,务必做到果断处置、惩治严厉。
“树德莫如滋,云疾莫如尽”。各级组织部门需以此为契机,既要清除为虚拟政绩、数字政绩“粉饰太平”的歪风邪气,更要勇于革新干部考核的评价体系,而群众就是改革最好的突破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擅长卸去干部政绩的“妆容”,对其“里子”的容貌知之甚详。政绩“素颜”的美丑评判,群众最有发言权,这需要打破干部的封闭评价体系,引入群众评价干部环节,并充分保障群众评干部、议干部的权利,让干部的政绩考核由群众说了算,形成对干部施政行为的长效监督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