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30年前工作过的河北正定县,在看望塔元庄村干部群众时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今天就是来听大家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央视7月12日)
全体党员干部也应当像习总书记一样,在工作中坚持真正的群众路线,经常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因为干部接了地气,出台的政策才能接地气,才能被群众认可和拥护。
当前,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突出,已经是党中央不满意、党员干部不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已到了非根除不可的时候了。笔者认为要根除“四风”,只有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通过“接地气”,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梳理,才能挖出“四风”顽疾的病灶和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最终彻底根除,永葆我们党的肌体健康。
晏子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根除“四风”,就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价值取向和第一标准,把转变作风、贴近群众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以优良作风取信于民,深入群众,从基层做起,从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真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只有深入群众“接地气”,党员干部才能充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一切为了群众”就能找准切入点;只有深入群众“接地气”,才能切实改进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一切依靠群众”就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深入群众“接地气”,才能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能抓住重心、有的放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问题有没有真正解决,群众感受最深切、评价最客观。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能力的评价,看的就是能不能掌握实情、真抓实干,能不能多解难题、多办好事。
我们应该欣喜地看到,在“接地气”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集体给全党作出了表率。中央八项规定,更是充满浩然之气的“接地气”的宣言书。惟有“接地气”,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才会发扬光大;惟有“接地气”,党的群众路线才走得稳健;惟有“接地气”,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生生不息、美不胜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