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四川泸州市某副镇长辞职,在网上发了一篇辞职感言,自称任副镇长两年来,每年平均有4个月在维稳,只有4个月在干“正事”。辞职原因除工作压力大、收入低之外,还有“价值观”的问题。辞职后,他表示将去做律师,并兼顾一些生意。(据《新京报》)
改革开放后,人们从“全能型单位”中“解放”出来,自由选择职业种类和选择从业方式是个人的权利。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有人适合,有人不适合,这很正常。28岁副镇长辞职,只是其个人选择。这个选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个理性抉择”。笔者认同他的观点。
其一、干部奉献为主,难保个人利益最大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先进事迹不胜枚举。如果要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必然走上贪污腐败犯罪路。28岁副镇长并不讳言自己是个“理性主义者”,也就是有点“经济人”味道。背井离乡300公里,顾了工作难顾家;事务繁杂,压力很大、很辛苦,然而入不敷出,“不抽烟、不打牌、不自己买酒喝,生活还得靠父母救济一些”,这样付出与报酬极不匹配,自然不适合他久留。
其二、政府科层制度,难以满足自我成就感。下级所做的工作,常常都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有的工作短期内也难见成效,有成效也似乎是为领导的晋升提供条件,出问题却难免被追责。“每年平均有4个月在维稳,只有4个月在干‘正事’”,当然是一家之言,但说明28岁副镇长对工作已产生抵触情绪,不喜欢的工作干起更累。他花大半精力盯着上访的刘氏兄弟,但最终还是因为五人上访被行政警告处分,仕途被“污”,前程蒙上浓重阴影。自感难以实现自身价值,28岁副镇长最终选择“挂冠而去”。
其三、身怀“一技之长”,自当下海“击水三千里”。28岁副镇长广州做了一段时间建筑工程项目,是法律硕士并有数年的法院审判工作经验,这些经历,使他辞职下海有了相当的底气。辞职后,他表示将去做律师,并兼顾一些生意,这样的职业选择无疑是现实可行的。28岁副镇长在网上发了一篇辞职感言,并没有泄露什么国家机密,他的经历,如果能给依然严重的官本位思想浇浇冷水,给高烧中的“公务员热”降降温,未必不是好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自认不适合担当造福一方百姓的重任,退而担当好一个家的责任,也是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不应站在道德的高台上对其指手画脚,也不应站在“体制的角度”上对其口诛笔伐,28岁副镇长说过“我不认为我是体制的反抗者”。他就想在守法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能力创造比公务员更美好的生活而已,这不失为一个理性选择。(龚朴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