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据6月30日《人民日报》)
应该说,一个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不是其个人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业绩的问题,而是影响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因素。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个重要的导向,就是看以什么样的方法对其考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价。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习惯于把GDP作为唯一的指标来追求,过份崇拜GDP,误认为有了GDP就有了政绩,增长GDP就是英雄。于是为了追求GDP绝对数字的增加,盲目攀比,简单行事,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应景工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而不顾及环境的恶化、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枯竭,干了“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傻事。
客观地来看,GDP指标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的一个“显示屏”。但是,GDP不能准确地测量和评价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GDP的增长不等于经济的增长。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与“慢”,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与“差”的问题,而要看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否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全面发展除了要单纯的经济发展指标外,还要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等多项指标,否则只能是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急功近利的发展。如果只管局部不管全局,只管城市不管农村,只管经济不管社会,只管眼前不管长远,即使某一方面暂时“上”去了,最后还是会掉下来,而且还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或代价。
正因如此,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要认识到“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在发展经济总量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着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为了引领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组织部门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总量更看质量、既看速度更看力度、既看字面更看全面,从而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摒弃那种不计成本、不求效益的“发展”,反对那种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抛开那种忽视社会公正的“发展”,克服那种牺牲后人发展的“发展”,真正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干部行不行,实绩来反映。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方法考核评价干部的业绩,直接影响到政绩观的正确与否。组织部门要树立正确的“风向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论英雄,按群众反映来评定,凭工作实绩用干部,克服“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真正把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进班子,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