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郑州的赵先生用手机为济源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员照相,本打算夸夸城管人员,不想手机竟被城管人员抢走。(据大河报)
想做好事夸夸城管,却“热脸贴上冷屁股”,被城管抢走手机,这种事情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觉得特别憋屈,难免感慨:“为城管做好事咋这么难呢?”
其实,正如济源城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所说,“怕被传到网上”已经成为某些手握一定权力的人或者群体的较为普遍的心态,根源就在于不想惹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不敢公开,而不敢公开的原因就在于有见不得人的东西。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任何事物只要经得起阳光的曝晒,就不会腐烂变质。这句话在谈预防腐败时常常提到,而在具体的现实的工作中,这一点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尤其是对于权力而言。
俗话说“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有些人往往是晚上被提拔之后,第二天就变了个人似的,从言谈举止到待人接物,再到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与以前大不一样,也就是说有了“官样”。这些还只是表面现象,关键是有些人手中有了权以后,对于如何用权、为谁用权、怎样用权,往往就变得神秘莫测、捉摸不定,大事小事一人说了算,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种种闹剧开始上演……历年来一些落马的腐败官员无一不是类似闹剧的主角,而最终他们都成了权力的牺牲品。
城管执法本是有关法律法规赋予城管工作人员的天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竟然到了怕被人拍照的境地,已然说明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正常与不正常似乎已经被颠倒,黑与白好像已经说不清,这才是最可怕的。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界线其实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为什么到了城管这里,正常与不正常的界线却变得如此模糊呢?
根源恐怕还得归结到以前城管执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似乎已经有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但是,即使以前存在问题,如果整改到位了,作风转变了,该怎样执法就怎样执法,依法履职,严格履职,是他们的天职,这究竟有什么可怕的?如果说怕的话,那就是执法过程中真的有问题。
城管为城市的卫生、整洁、美丽付出了很多,对此全社会有目共睹。而城管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也属正常,关键是要及时纠正、认真整改、规范执法,把正常的执法活动置于市民的视线之中,真正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诚如是,何怕拍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