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谋划未来中国
几天来,全球主流媒体都在热切关注中共十八大,在显著位置报道十八大。英国《泰晤士报》最近在一篇社论中表示,中共十八大无疑是今年全世界召开的最重要的政治会议。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说,中共党员的人数相当于德国人口总数。“这样庞大而团结的政治先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说明我们党的新老交替制度进一步深化。”叶笃初说,十八大又一次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老交替,一系列人事安排顺利完成,发出一个清晰信号: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进一步走向了成熟,人事交替日益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也说明我们党的内部十分稳定团结,这是未来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的重要政治保障。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观察党的十八大的时代意义,需要与其所处的历史方位联系在一起,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坚持科学发展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倒计时8年”、“从现在到2049年”这样4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切入。
节点一,十八大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的历史节点上召开的。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30年来中国坚持的这条道路如何越走越宽广,就需要总结过去,并为未来作出进一步规划。党的十八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论述和更加全面的总结。
节点二,十八大是在中国坚持科学发展10年的背景下召开的。中国社会未来坚持科学发展这条路如何越走越坚定,十八大也对此作了更进一步的战略部署。
叶笃初说,十年成就,最重要的是依靠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有力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如今,及时总结十年来的经验,将科学发展观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于指导和推进未来的工作,十分必要。”
节点三,倒计时8年。即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辛鸣认为,之所以说中国现在处于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基础打得好不好,框架建立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真正实现。
“2012年,这个时间节点还有特殊的意义。”叶笃初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次,十八大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当前,2012年距离2021建党百年只有不到十年时间了,未来的这几年充满机遇与挑战,是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实现“两个百年”中的第一个目标以及中国能否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
“因此,十八大着眼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未来中国进行了谋划”,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无论是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还是对于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回应和部署,以及对民生问题的解决等,这次会议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具有深远影响。
节点四,从现在到2049年。在辛鸣看来,中国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真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就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未雨绸缪地建立起合理的大框架、大格局。
放在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视角上来看,党的十八大不仅指明了中国未来前行的道路,谢春涛认为,而且也回应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未来引领中国发展在国际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
“如今的中国已与世界深度交融,从某种程度上说,关注中国的走向也是在关注世界的走向,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已不可小觑。”十八大代表、湖南怀化市委书记李亿龙说。
巴西中国和亚太问题研究所所长塞韦里诺·卡布拉尔也认为,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是全球关注的重大事件,这次会议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而且也将对世界未来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