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3日07: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三)法西斯主義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給人類文明造成空前浩劫。詩人保羅·策蘭在名作《死亡賦格》中描述猶太人被迫一邊奏舞曲一邊掘墓的場景,成為烙在人類歷史上再也無法抹去的創痕﹔納粹德國用種種殘酷手段,造成了歐洲幾千萬人死亡,集中營裡的暴行讓哲學家阿多諾感嘆“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
而在東方大地上,日本侵略者肆意屠殺中國軍民,強行擄掠勞工,蹂躪和摧殘婦女,進行細菌戰和化學戰,制造了南京大屠殺等一系列滅絕人性的慘案,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罪行。據不完全統計,戰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
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專制的人類命運大決戰。從法國的諾曼底海灘到太平洋上的中途島,從蘇聯的庫爾斯克到美國的珍珠港,從埃及的阿拉曼到中國的台兒庄,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刻,世界人民能如此緊密地團結在反法西斯的大旗下,中國的抗日戰爭勝利與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徹底改變了世界的走向,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關鍵一步。
這關鍵的一步,是人類文明價值的彰顯。反映二戰的紀錄片《夜與霧》,以令人震撼的鏡頭體現對戰爭的反思:人類不應該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經過兩次戰火的洗禮,更多人意識到,狹隘和極端隻會將人類拖入災難。從二戰開始,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等基本價值,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響。
這關鍵的一步,是世界進步力量的興起。自1840年被堅船利炮叩開大門,中國幾乎無約不損、無戰不敗,更至山河破碎、神州陸沉。抗日戰爭的勝利,才讓拿破侖所說的“東方睡獅”睜開了雙眼,開啟民族復興的序篇,最終完成“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歷史轉折。古老中國的命運,折射的是戰爭勝利對舊時代列強爭霸國際體系的強烈沖擊,展現的是亞非拉各國謀求民族解放、獨立發展的廣闊道路,彰顯的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塑造人類共同未來的巨大能量。
人類歷史潛流深沉,關鍵的轉折卻往往隻有幾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是中華民族永遠值得紀念的勝利,也是世界各國人民永遠值得紀念的勝利。
(四)八年抗戰八年淚,一寸山河一寸血。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一首《鬆花江上》,滿是山河淪陷的痛楚,更飽含億萬中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正如毛澤東在二戰尚未全面爆發前的判斷:“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抗戰持續時間最長,牽制和抗擊了日本陸軍三分之二以上的總兵力,中國戰場殲敵佔日軍二戰期間傷亡人數的70%,在戰略上有力地支援了歐洲和太平洋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反法西斯戰爭。
1945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情咨文中表示,美國“忘不了中國人民在7年多的長時間裡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蘇聯著名將領崔可夫元帥在其回憶錄中感慨:“在我們最艱苦的戰爭年代,日本沒有進攻蘇聯,卻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中。”
沒有誰能否認,如果沒有中國的浴血奮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將是另一種寫法。在生死存亡的最后關頭,不甘屈辱的中華兒女共赴國難,中國的命運與亞洲的命運,與世界和平的希望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而這一次戰爭,也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以紀錄片《四萬萬人民》展現中國抗戰的荷蘭導演伊文思曾說,“我拍了一個在戰爭中瓦解,又在戰火中形成的國家,我看到了勇敢!”
抗戰爆發后,北京密雲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戰死沙場。華北平原上的一個庄戶人家寫下這樣一副對聯:“萬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橫批是:“抗戰到底”。這是中華兒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怒吼,是中華民族抗戰必勝的宣言。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從氣貫長虹的平型關大捷到浩氣凜然的台兒庄會戰,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以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在盧溝橋畔為獨立自由勛章雕塑揭幕時,習近平總書記如此評價抗日戰爭的重要意義。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此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緬懷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烈和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人們,表明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讓這段不屈抗爭的歷史,成為我們民族的集體記憶,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之源。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