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午到石家庄正定縣進行調研之后,來到革命聖地西柏坡,在同縣鄉村干部和群眾座談時鄭重作出這個表示。(據7月14日京華時報)
習近平30多年前在石家庄市正定縣工作時就到過西柏坡,其后又多次來到這裡。這次是他到中央工作后第二次來到西柏坡重溫“兩個務必”,並對照紀念館展板上書寫的“六條規定”反省當前黨內作風,尤其他強調的“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必將對全黨上下起到更加深刻、更加有力的警醒作用,充分體現了習總書記強烈的憂患意識和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和求真務實、實干興邦的優良作風,彰顯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深入推進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具體行動。
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就在於我們的黨:創造性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卓有成效地推進了黨的作風建設,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始終保持了優良作風,贏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始終把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作風建設的核心內容不斷推進﹔始終把思想作風建設、學風文風建設和工作作風建設作為作風建設的工作重點不斷加強,並著力解決突出的問題﹔始終注意自身所處的環境條件的變化,緊密結合黨的任務的發展變化,及時預見和發現黨所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把提高執政能力、促進科學發展、服務人民大眾作為作風建設的立足點和歸宿。說到底,就是我們的黨始終能夠以“趕考”的心態與實際行動給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
盡管我們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在少數地方的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隊伍中還存在一些黨風、政風和黨員干部作風不正的問題,甚至有損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利益的嚴重問題,比如有的作風漂浮,不深入基層,遇到困難問題往往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激化了矛盾﹔有的面對群眾的疾苦麻木不仁,反而把群眾的利益當作獵取對象,主要表現為貪污受賄、私分濫發、奢侈揮霍、公費旅游、極少數單位利用職權便利對群眾吃拿卡要等,致使腐敗在一定程度上滋生蔓延﹔有的陽奉陰違,“台上反腐敗,台下搞腐敗”﹔有的明目張膽,見錢眼開,來者不拒,封官許願﹔有的遷就部屬,順水推舟,打集體旗號,撈個人好處﹔有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借婚喪嫁娶以及升學、生日、高升、喬遷等各種名目大肆請客送禮收錢斂財,有少數單位打著為人民服務的旗號,大肆侵吞國家集體財產,為單位的少數人謀利等,嚴重污染了社會空氣﹔有的政治立場不堅定,抵御外來因素干擾的能力不強,自覺不自覺地沾染了“黃、賭、毒”惡習,生活上腐朽糜爛,腐化墮落,走上了違紀違法道路﹔有的在征用土地與城鎮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中嚴重侵害群眾的利益......對這些現象和問題若不加以徹底解決,不僅會嚴重影響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和中國夢的順利實現,還會嚴重敗壞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性,嚴重影響到黨群干群關系,甚至還會危及到黨的執政地位。也就是說,我們“趕考”的成績就會不及格,人民群眾就不會滿意。
針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爭取考出優異的成績,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必須給所有黨員干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因此,黨中央審時度勢,居安思危,高瞻遠矚,決定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們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時期,正處在從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考試”仍在繼續,所有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因此,所有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一定要全面領會習總書記對我們的告誡,一定要深入貫徹十八大精神,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抓好作風建設,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