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港台電視劇,他們都會打上“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字幕。現在舒城兩任環保局長的述職報告也“基本雷同”,難道這也是巧合不成?
如果說這兩份“基本雷同”的述職報告真的純屬巧合的話,估計沒有幾個人會相信。當然,出現雷同報告的原因,除了當事新任局長抄襲以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可能的原因,這兩份述職報都不是兩位局長大人所寫,它們本身就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
當今的官場,會有幾個局長大人會親自撰寫述職報告之類的文章呢?如果每一篇文章都親自操刀,在這個會多、報告多、交流材料多的官場社會,局長們不累死才怪。而且,在很多地方,到局長這一級別,估計除了吃喝拉撒沒有人能替代之外,很多事情一般都是會有人來代干的。局長喝水有人沏茶,出門有人提包,坐車有人開門、開車,等等。當然局長的述職報告也會有人來寫了。其實,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這位新任局長都難辭其咎。
不過,仔細分析這兩份雷同的報告,筆者發現雷同的部分,特別是雷同的那四個小標題,雷同有情可原。因為那四句話,本身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報告中的“真理”,不管是哪個科局的局長,隻要有執法職能的科局長,寫述職報告,都可以照抄照搬這四個小標題。對於全國所有科局長們來說,在寫述職報告的時候,也都可以有選擇性的照抄照搬。這兩份述職報告,原來本身就是“神文”。
挨個百度一下這幾句小標題,每一句都能百度出很多的新聞,因為很多地方的領導都在講,隻不過有些措詞稍有不同罷了。看來這篇“神文”正應了那句“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的“至理名言”。
去年中央出台的“八項規定”,其中就有轉變文風,而文風又是作風的表現形式。這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文”,看似實實在在,一本正經,其實這正是“假大空虛”文風的具體體現。對如此“神文”該如何了之呢?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