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的年報中,17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業務招待費”,共計133億元。其中,招待費排名前十的均為國企,這十家上市公司去年用於吃喝應酬的費用共計29.07億元。其中,上海建工和葛洲壩的招待費超過年利潤的11%。在“招待費”這個名目背后,中國商業社會中拉關系的作用在數據中得以凸顯。(據5月13日新京報)
1720家上市公司,特別是招待費前十名“清一色”的都是國企,筆者不禁要問,國企真的都財大氣粗嗎?
其實,在上市公司中,並不都是國企獨大,上市民企中也有巨型的“航空母艦”,也有財大氣粗者,例如聯想、華為等,營業收入都不小。就利潤率而言,很多國企都會被它們遠遠的甩在后面。但為啥國企招待費都遙遙領先呢?按理說國企帶有“國”字頭,相比民企而言,在上市經營過程中更具有政策的優越性,咋招待費比民企還多呢?而且,筆者認為,國企招待費獨大,也並不能全怪政治環境不好。隨著優化發展環境的推進,並不是不花大錢請客送禮就辦不了事。民企用低的招待費就能干成的事,國企為什麼辦不到呢?
看到這則新聞,也讓筆者還想到了國資委認為的“央企高管70萬元年薪並不算高”的論斷。如果是在民企,高管拿著大錢,卻花銷這麼巨額的招待費經營,對這種敗家的行為,相信這些所謂的高管早就被董事會炒魷魚了。
對於國企天價的招待費,筆者還有幾點疑問不得不問。
一是巨額招待費都招待了誰?既然是招待費,那就一定會有招待的目標。拿中國鐵建的招待費來說,據說招待費大部分都招待了基層政府的人員。筆者不禁要問,被招待的人都姓字名誰?能吃下這天價招待費的政府工作人員們,想必也都不會是什麼“好鳥”,希望這些上市公司能夠把那些“大肚囊”的政府官員們都供出來。
二是這巨額招待費都用於招待了嗎?在這天價招待費中,存不存在“轉移性”的支付?有沒有借招待之名,而辦了其它的事項,甚至是存不存在一些人借招待費而中飽私囊呢?
1720家上市公司的招待費中前十名“清一色”都是國企,有的招待費要佔年利潤的11%,這天價招待費不能成為糊涂賬,每一分錢都花在了什麼地方,裡面存不存在貓膩,都應該查清核實,給國家的主人們一個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