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廣州市民政局局長庄悅群在市民政工作會議的工作報告中指出,由於銀河革命公墓出現墓地資源枯竭現象,廣州將建第二“銀河公墓”。此消息一出,立馬將廣州市民政局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諸多專家建議與其耗巨資再建第二個“銀河革命公墓”,不如更新觀念,取消特權,建造一個不分官民等級、人人平等的“廣州市福山樹葬公墓”。(5月9日《小康》)
自特供的酒、特供的蔬菜、干部福利房、天價預算機關幼兒園之后,隻埋干部的“銀河公墓”將特權的“一攬子”服務無微不至到“從搖籃到墳墓”,將“有利先謀、有油先抽、有肥先佔”之類的行為演繹的淋漓盡致。公務員的福利不在於多,而在於與特殊身份挂鉤的專享性,於是,家產萬貫也會輸給“身份象征”的權力壟斷,“體制內”引得無數輕男才俊競折腰。
“不患寡而患不均”,特權的存在不僅在干群中間樹立了一道鴻溝,而且會讓逐漸消失殆盡的政府公信力買不起單。“特供”讓領導干部住進了“世外桃源”,怎麼還能體察民情、為民解憂?特供的酒讓茅台的身價暴漲到老百姓消費不起,特供的蔬菜讓“最毒生姜”在放縱的監管下肆意毒害老百姓的餐桌,干部福利房讓高房價只是老百姓該關心的事,隻招錄公務員子女的幼兒園也讓“入學難”的困境在一小撮人中間輕鬆化解。唯有打破“特供”,一視同仁,才能真正實現不因身份而有所不同的“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呼吁民眾轉變觀念,採取海葬、樹葬、壁葬等新型殯葬方式以節約耕地的同時,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莫讓官本位的思想作祟,讓“死也有福利”的公墓成為“漠視民生與放縱責任”的例証。 要遏制“權力自肥”,需一手抓監管,一手抓懲處,對不能切實做到“權為民所謀”的“失德”干部實行倒逼機制,進行制度約束,層層監管禁“特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