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有關人士最近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時指出,在近些年反腐敗的高壓態勢下,“老虎”已經打了不少,但對一些騷擾老百姓的“蒼蠅”重視不足。中央紀委已經提出,在查處領導干部違紀案件的同時,以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堅決懲處基層腐敗。
近些年,反腐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老百姓的“不滿意”仍然存在。據中央紀委連續多年進行的黨風廉政建設問卷調查結果統計,最低的1996年,群眾對反腐倡廉工作的滿意度隻有32.8%﹔直到2003年,群眾對反腐倡廉工作的滿意度才第一次超過半數,達到了51.9%。
老百姓的“不滿意”雖然還普遍存在,但是老百姓最不滿意的恐怕並非“老虎”,而是“蒼蠅”,因為隻有“蒼蠅”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才更近,也更能直接影響到他們日常的生活。
“蒼蠅”和“老虎”這樣的身份界定無非是按照其自身的級別來定的,但是在一些“蒼蠅”肆虐的地區,“蒼蠅”所暴露出的猙獰面目絲毫不亞於“老虎”。近年來,有關“村官”犯罪的新聞屢見不鮮,單從行政級別上來看,他們可謂是小到極點的“蒼蠅”了。然而就是這樣一些“小蒼蠅”,橫行鄉裡者有之,侵吞土地者有之,蠶食賑災款者亦有之。面對這樣的“蒼蠅”,村民們不但不敢群起而“拍”之,反而還要退避三舍、畏如獅虎。
“沒有約束的權利必然導致腐敗”,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腐敗分子之所以能夠腐敗,首先就是因為他們的手中握有權力,而一旦擁有了無人制約的權力,即使是一隻嗡嗡作響的“蒼蠅”,也能即刻化身為一隻斑額猛虎。雖然外表看起來依然還是“蒼蠅”,但是他們的貪婪與凶殘實際上已經與“老虎”別無二致。因此,在我看來,這樣的“蒼蠅”固然該打,但是已經遠遠不能僅用打蒼蠅的方式來打了。
中國社科院反腐專家邵道生教授認為,目前應“兩手抓”,用“一隻手”來反位高權重的“權力腐敗”(大腐敗),用“另一隻手”來抓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身邊腐敗”(小腐敗)。我覺得,“兩手抓”當然很有必要,但前提必須要是“兩手都要硬”,不能打“老虎”用打“老虎”的辦法,拍“蒼蠅”用拍“蒼蠅”的手段。單純從級別上來看,腐敗分子是有“蒼蠅”、“老虎”之分,但是從實際危害來看,每一個腐敗分子其實都不亞於是一隻“猛虎”。
正因為如此,中央紀委此次表示要堅決懲處基層腐敗的態度讓人充滿了期待。我們不僅期待著看到“蒼蠅”被打,而且期待著看到能夠像打“老虎”一樣,消滅掉我們身邊的每一隻“蒼蠅”。因為對於老百姓來說,打那些高高在上的“老虎”固然能讓人感到痛快,但隻有消滅了身邊的“蒼蠅”才能讓人真正感覺到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