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是轉作風的試金石。近日有媒體報道,有的地方公款吃喝,不再青睞扎眼的高檔酒店,而是轉移到私人會所、商務會館,甚至是機關食堂,被群眾稱為“低調的奢華”。(5月1日人民日報)
“低調的奢華”,實指公開吃喝由“地上”轉到了“地下”。毋庸諱言,下有對策是應付上有政策公開的秘密。中央出台“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以來,表面的公款吃喝之風已大有還轉,但“躲貓貓”的吃喝現象卻也在潛滋暗長。“農家樂裡洗桑拿”、“礦泉水瓶裝茅台”、從高檔洒店轉移到私人會所、商務會館,甚至機關食堂的報道屢屢曝光,可見吃喝之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的腐敗,作風雖低調,奢華卻依舊。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各級官員無視中央的三令五申,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把戲﹔另一方面也在於一些規定並未“動真格”。法律法規不動真格,地方政府又和稀泥,公款吃喝積習難改,也就成了可以想見的事情。
要剎住“低調的奢華”,遏制“隻見油門不見剎車”的現狀,筆者認為還需綜合治理,用好組合拳,才能打到公款吃喝的七寸上。
首先要加強行政問責,讓官員們不敢亂用公款吃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事實上,隻有上級敢於過硬查處,下面才會心生敬畏。處理大吃大喝的官員,絕不能搞“罰酒三杯”,,必須要打痛其板子,摘掉官帽子。如果連自己一張嘴都管不住,摘了他官帽過分嗎?處理幾個這樣的人,也就沒人敢亂花公家的錢了——亂用公款吃香的、喝辣的固然誘人,但如果代價是其官帽,估計沒人換。
其次要扎緊錢袋子,讓官員們沒錢大吃大喝。公款吃喝是“標”,權力腐敗才是“本”。從長遠說,根治“公款吃喝”頑症,最為可靠的辦法就是釜底抽薪,抓緊財政的“錢袋子”,鏟除滋生公款吃喝的土壤。這就需要落實總理的“縣級以上政府接待費用公開”,加快公共財政改革,通過剛性的約束倒逼預算、決算的徹底公開,用制度來加強對公共財政的監督和約束。
隻要用好組合拳,完善制度,馴服權力,敢於對公款吃喝者動真格,自然能剎住“低調的奢華”之風,政府的公信力和執政力就能得以彰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