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安徽潛山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王某在縣城一飯店接待一桌客人后被駕駛員送回家,后來王某獨自一人外出散步,晚些時候,被人發現倒在西河大橋邊草叢中死亡。記者從潛山縣政府辦公室了解到,王某,1962年出生。4月30日晚,曾在縣城一家飯店接待一桌客人。對於王某的死因,潛山縣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潛山縣相關部門正在展開調查。(據5月2日《新安晚報》)
“接待就是生產力”,這是當下在不少地區較為盛行的一股歪風,甚至,有的地區將其作為醒目標語昭告世人。也正是因為有如此扭曲的“接待意識”,才是“飯局后死亡”悲劇發生的重要禍根。面對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接待客人后意外死亡的悲劇,盡管真正的死因尚未查明,然而,當下大肆存在的接待“弊病”卻不容小視。
“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干部要培養”、“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干部我放心”……在當下的官場上,各種荒誕的“酒文化”可謂十分盛行。如此問題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風邪氣,而且,也成為了滋生貪腐問題的“罪魁禍首”,甚至,也直接導致很多官員因胡吃海喝傷害了自身健康,甚至有的官員由此而葬送寶貴的生命。
甚至,有些干部還認為酒量大小乃影響仁途的關鍵因素,雖然如此觀點不具備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在一個有著深厚酒文化的國度裡,“酒精”很多時候都扮演著官場上關系運作的“潤滑劑”,喝酒往往是編織關系網的重要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高檔酒店的收費價格扭曲增長,而且,茅台等高端白酒更是頻頻“撒酒瘋”,盡管價格一路飆升,但依然是供不應求。
荒誕的“酒文化”,既助長了公款吃喝的歪風邪氣,也擾亂了市場秩序,而更為致命的問題,在於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機關正常的選人用人。有些干部熱衷於偷機取巧,雖然平時工作熱情不高,但一到酒桌上,就來了精神,特別是在領導面前時,更是表現出一副“千杯不醉”的奴才相,就算身體早已吃不消,也死撐硬扛,想方設法多向領導敬幾杯酒,從而為自己的仁途而“投資”。
更可怕的是,確有少數領導在對下級考量時,並不看其工作中能力、素質等,而是以其在酒場上的表現來定乾坤,還有更荒唐的,近年來,一些單位在選人用人時,直接把酒量作為一項硬性指標,著實讓人匪夷所思,真不敢想象,這樣的單位究竟是為了吃飯喝酒還是為了百姓謀利益。無論如何,面對陪酒醉死的慘劇,對於各級黨委、政府來說,當應將其視為一記警鐘。
特別是對於各級紀檢部門來說,在當前著力優化黨員干部作風的新形勢下,當應把高檔酒店、高端白酒等視為情真意切的反腐線索。比如說,紀檢部門不妨經常到一些高檔酒店去查查,看看都有哪些官員在利用公款在大吃大喝,又有哪些領導在挪用公款大擺宴席?而如果就此順藤摸瓜,很可能會挖出一批“蛀虫”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