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改革需要有勇气”

——邓小平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董洁

2014年08月15日09: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邓小平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率先明确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多次向外界阐发、解释这次会议的主题,支持并推动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起草工作,从而为这次全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高度评价《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并多次强调推进改革要有勇气,要有风险意识,要讲究策略方法等等,推动了全会《决定》的贯彻落实和城市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邓小平;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图分类号 ] A849 [文献标识码 ] A

1984年 10月 20日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同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重要论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方针,成为 20世纪 80年代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会议主题的确定、文件起草以及推动贯彻会议《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邓小平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会议主题的确定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看,凡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会议,都有一个明确的会议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主题是全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从而开启了中国此后30多年的改革发展道路;党的十二大因其会议主题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成为中国道路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会议主题的确定,是与邓小平分不开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改革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中央于 1982—1984年间连续发布了三个一号文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开展。反观此时的城市改革,企业自主权虽有所扩大,但企业效率低下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把改革重点转向城市自然成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1984年,邓小平通过多次讲话,表明了支持推进城市改革的态度。6月 30日,邓小平指出:“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 65页。),明确了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方向。10月 2日,邓小平在一次讲话时指出:“不久要开十二届三中全会,我相信在将来的历史上会表明它的重要性。会议的主题是城市改革。如果说开拓新局面是从农业开始,这次则是全面改革,包括工业、商业、科技、教育等,范围很广。改革是很迫切的。因为农村政策见效,农民好起来了,如果城市不进行改革,就会妨碍农村继续前进,城市也满足不了占我国总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需要。城市改革要有更大的勇气。农村改革说明,城市改革不但必要,而且相信会成功。这就可以保证我国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目标。”(《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第 997页。)这段话不仅点明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会议主题,而且还解释了为什么选择城市改革作为会议主题。在邓小平看来,进行城市改革既能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也利于实现国家发展目标。

10月 6日,邓小平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的全体代表时再次谈到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他说,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改革。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城市改革的试验。当然,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它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还包括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农村改革经过三年就见成效。城市改革大体上也要三年至五年才能够看到显著的变化。农村改革的经验使我们相信城市改革能够搞好”。“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些差错。但这影响不了大局,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我们相信,城市改革也会成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写上很重要的一笔。”(《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78页。)此时,邓小平进一步把会议主题聚焦为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且提出要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因此,他提出了改革要有章法,即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试验的方法,这也是从农村改革得到的重要经验。10月 10日,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时,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将从农村转到城市时指出:“过几天我们要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这将是一次很有特色的全会。前一次三中全会重点在农村改革,这一次三中全会则要转到城市改革,包括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改革,可以说是全面的改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放,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更加开放。”(《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81—82页。)这次讲话,不仅向世界透露了中国要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而且再次明确了全会的重点是城市改革。

10月 22日上午,邓小平出席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针对外界关于他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评述,他谦逊地说:“现在外国报刊都是讲我在里边起了什么作用。有作用,主意出了一点,但主要的工作,繁重的事情,是别的同志做的。比如《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文件,我没有写一个字,没有改一个字,但确实很好。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所以,不要宣扬我起的作用有什么特别了不起,因为宣扬过分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说,邓某人不在了政策要变”。(《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83页。)显然,这里邓小平说的“主意出了一点”,主要是指确立会议主题这件事。

上述可见,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在中国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城市改革刚刚起步的情况下确立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邓小平不仅率先明确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还多次向外界阐发、解释和宣传这次会议主题,从而为全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责编:张湘忆、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