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与安徽的不解之缘(一)

匡吉平

2014年06月12日14: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勇于挑起坚守大别山的重担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腹,使敌人惶惶不可终日。与此同时,挺进苏鲁豫皖地区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和挺进豫陕鄂地区的陈谢集团,都已胜利展开,站稳了脚跟。三支大军在中原的“品”字形阵势已经形成,不仅调动了山东、陕北两重点战场的敌军主力回援,而且迫使敌人把战线由黄河沿岸移到长江沿岸,把敌人进攻解放区的战略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前进基地,并直接威胁国民党江南统治区。

对战局的这种变化,国民党统帅部惊恐不安:既怕刘邓大军在中原立足生根,更怕解放军南渡长江,突破大巴山防线进入四川。

11月下旬,蒋介石接连召开军政会议,决定以“王牌”对王牌,由国防部长白崇禧领军出山,与刘邓一决雌雄。

到11月底,国民党军队增加到33个旅,把大别山围了个水泄不通。一时间,大别山上战车轰鸣,尘土飞扬。

战事险,军情急,大别山上烽火连天,一夕数惊。邓小平由衷地感叹:“敌人对大别山疯狂进攻,是垂死挣扎的表现,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大别山是敌人的要害区,敌人越接近死亡,越要拼命争夺。”

鉴于大别山之敌占绝对优势,且密集靠拢,难以捕捉战机,刘邓决定分兵作战。邓小平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李先念、参谋长李达组成前线指挥所,指挥大别山内线部队开展游击战争。刘伯承率后方指挥部随一纵队转移至淮河以北,指挥外线各纵队。在谁率部坚守大别山的问题上,刘邓之间曾有过争论。留在大别山的部队只有3个纵队7万多人,而敌人有30万人,很显然,在敌重兵围攻,地形、供给都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留守大别山,是一副重担,和中原地区以及全国各战场相比,可谓是重上加重。正因如此,刘邓都坚持要自己留下,让对方到外线指挥作战。最后,邓小平说服了刘伯承,毅然把重担抢在自己手里。他对刘伯承说:“我到底比你年轻。我留在大别山指挥,你到淮西去指挥全局。”

分手的那天,邓小平冒着雨雪寒风为刘伯承送行。他们并肩步行,走了一坡又一坡,一程又一程。尽管他们把分兵后可能遇到的问题都研究过,但都像有一肚子话要说。刘伯承担心,一旦敌人发现有部队转到外线去,邓小平身边的斗争形势会更加险恶,于是又一次提出一定要把警卫团给他留下,并叮嘱李达特别注意政委的安全。邓小平则要刘伯承保护“心灵的窗户”,晚上少用眼睛,并再三嘱咐管理处,无论如何要给刘伯承准备一盏美孚煤油灯。直到夜幕降临,两人才互相道别。

留守大别山的部队,在邓小平、李先念等的领导下,结合军区部队和人民武装,采取敌向内,我向外,敌向外,我亦向外,将敌牵到外线,以小部牵制大敌,以大部消灭小敌的方针,适时地集中或分遣兵力,内外线密切配合,粉碎了白崇禧的残酷围攻。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共歼敌 1.1万多人,收复了太湖、英山、金寨、广济、潜山、岳西、黄梅、礼山等10余座县城。与此同时,第十、十二纵队乘敌主力被吸引于大别山的有利时机,迅速向桐柏、江汉地区展开,横扫敌人保甲系统和土顽武装,占领广大乡村,建立起各级人民政权。至12月底,共歼敌 4000 余人,解放桐柏、枣阳、泌阳、唐河、新野、京山、钟祥、天门、潜江等县城。这一胜利,威胁到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和大巴山防线,迫使他们不得不急忙从大别山抽调部队回援,从而有力地配合了主力在大别山的反围攻斗争。

对于这段为时不长但却终生难忘的岁月,后来邓小平生动地作了概括:“我一个,先念一个,李达一个,带着几百人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指挥其他几个纵队,方针就是避战,一切为了站稳脚。那时六纵担负的任务最多,在大别山那个丘陵地带来回穿梭,一会儿由西向东,一会儿由东向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调动敌人,迷惑敌人。别的部队基本上不大动,适当分散,避免同敌人碰面。这样搞了两个月,我们向中央军委、毛主席报告,大别山站稳了,实现了战略任务。”

(责编:张湘忆、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