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与安徽的不解之缘(一)

匡吉平

2014年06月12日14: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艰苦跋涉,千里跃进大别山

时隔16年后,邓小平又一次来到了安徽。这次他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拥有12万人马的刘(伯承)邓(小平)大军的统帅之一。

百年沧桑,多少英雄伟杰珠联璧合,演绎千古战事垂青史;峥嵘岁月,一代刘邓大军黄金搭档,成就万载威名传天下。

这是纪念刘伯承与邓小平这对世纪伟人的一副对联。从1938年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邓小平任政委开始,这对同志加兄弟的黄金搭档,在13年生死与共的烽火岁月中,一起转战大半个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一个个辉煌胜利。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刘邓大军所向披靡的典例。

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国民党军队倚仗装备精良、兵力众多的优势,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占领了延安。此时有人断言:蒋介石已经稳操胜券,共产党则像过早凋谢的黄花,开始枯萎了。连莫斯科也认为撤离延安的决定是错误的。

然而,蒋介石低估了毛泽东。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不动声色地下出了一招险棋:从蒋介石伸来的虎口般的“钳铰”处中央突破,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将主要进攻方向指向敌人战场上最敏感又最薄弱的地区大别山,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邓大军。

进军大别山,自断后路,向敌人的心脏地区千里跃进,确是一步险棋。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

1947年6月30日夜,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的12万大军,以出乎敌人意料的行动,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又在鲁西南大地激战20多天,一举歼灭了敌人9个半旅和4个师共5.6万余人。

毛泽东看出,刘邓大军只有迅速直插东临南京、西逼武汉的大别山地区,才能全面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因此,他要刘邓大军“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月行程,直出大别山”。40多年后,邓小平回忆说:当时真是困难啊,但是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实际上不到10天,我们就开始出发了。这一走就是1000里。

大别山,其主要部分在安徽境内,地跨湖北、河南,由西北向东南,把北部的华北大平原和南部的江汉平原分割开来。这里峰峦重叠、山势险要。莽莽苍苍的山岳丛林、崎岖蜿蜒的山野小路,构成了极其复杂的地形。

邓小平曾这样描述过大别山:“中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当敌人的大门,其中大别山是大门边。”“中原形势决定于两个山,一个是大别山,一个是伏牛山,敌人最关切的还是大别山,它比伏牛山更重要。中原要大定,就要把大别山控制起来。”“大别山是一个战略上很好的前进基地,它迫近长江,东面一直顶到南京、上海,西南直迫汉口,是打过长江的重要跳板。”“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

中央指示刘邓进军大别山,可能有三个前途: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二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三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要从最困难方面着想,坚决勇敢地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最好的前途。

中央还具体指示,刘邓抓紧时间休整至8月中旬,而后出击。此时刘邓的部队非常需要喘一口气,可是,蒋介石不让他们喘息,战机也不容他们喘息……

8月7日夜,正当坐镇开封的蒋介石以30个旅,分路向鲁西南合击时,刘邓大军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突然甩开敌人,开始了向大别山挺进的战略性行动。

从11日夜起,横贯中原的大动脉陇海铁路,被刘邓大军的脚步声震动了。连续3天,各路部队大都没有遇到敌人像样的阻击。不愿再受国民党军欺凌压榨的铁路员工,主动留下来,协助工兵破路,并为辎重部队过路铺设便道。一时火光触天,拉大炮的卡车轰鸣声、大车轮子的滚动声、步兵飞速的脚步声,响彻了原野。

刘伯承、邓小平走在中原局和野战军指挥部所率的第二、六纵队中间。13日晚,当月亮迟迟冲出云层的时候,他俩在虞城古心王集附近,跨过了陇海路。

天气阴晴不定,时而小雨,时而又烈日当顶,暑气蒸人。大队人马日夜浸泡在汗水、泥泞之中。有人开玩笑说:“当年唐僧西天取经过火焰山,也比不上咱们这阵儿。”但部队仍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休息时不进村,尽可能吃干粮、喝冷水就大蒜。即使被熟透的西瓜绊倒,也无人拾起来吃。偶尔为救伤病员摘一个来,也要把应付的钱连同致谢的短信,挂在无人的瓜棚里。

刘伯承、邓小平每次从因病掉队的战士身边经过时,总是把身边极少的急救药品、水或者自己头上的草帽留给他们。

8月24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指挥部和第六纵队来到汝河北岸时,已有3万余敌军赶到南岸堵截,尾追之敌也已迫近,而汝河浮桥却不断被敌人的飞机、大炮炸毁,情况紧急。刘伯承坚定地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从这里杀开一条血路,冲过去!”邓小平亲临河沿,对架桥部队说:“桥断了,再修;敌人不让路,就打!假如没有这么多的困难,要我们这么多共产党员干什么!”他决定当晚架桥渡河。

刘伯承、邓小平亲临前线指挥,全体指战员勇气倍增,踏着浮桥,杀开一条血路,终于在拂晓时分突破敌人的汝河防线,于26日晚抵达淮河。

淮河是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历史上多次拦阻过北方军队的南下,此时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水位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而两岸渡船早被敌人搜索一空,背后敌人追兵的先头部队距我仅15公里,已和我后卫部队接火。

在一间茅草屋里,刘伯承、邓小平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李达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李达把渡河情况汇报完后,邓小平当机立断:“情况十分紧急,时间已不等人!我意请伯承同志先渡河,和际春同志(指张际春,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政治部主任)一起过去,掌握已经渡河的部队,实行展开;李达同志留在这里,继续组织渡河,能渡多少就渡多少;我负责断后!”

“好,就这么办!”刘伯承知道邓小平总是拣艰险的工作,便不容分辩地指示大家,“政治委员说了,这就是命令!分头去办,立即执行!”他亲自带着一些人分头探测水路,正巧水位下落,探得有几处浅河段能够徒涉,于是当即令千军万马抓紧分路徒涉。

刘邓大军刚过河,上游的洪峰不早不晚地赶来了,一下子把国民党追兵隔在了淮河北岸。陆续到达淮河岸边的国民党军10多个旅,齐刷刷地停在了岸边,造桥、修船,足足忙活了10多天才过了淮河。

蒋介石得此消息,非常生气,狠狠地斥责国民党军将领:“各部队行动迟缓不前,屡失良机,任匪军平安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此为我革命军人之最大耻辱。各级司令部、部队长只稳打稳扎,猬集一团,未能区分数纵队,不敢超越追击匪军,旬来无显著战果,何能弭除匪患,挽救危亡。特严令申诫:如再任匪军逃遁而至平汉路以西,各级部队长、指挥官决以纵匪、祸国害民论罪。”

淮河两岸的老百姓为刘邓大军顺利渡淮而欢欣鼓舞,编出了一则顺口溜:刘邓大军为民除害,要过淮河水浅三尺;国民党军祸国殃民,即便紧接追赶,只落得淮河水深三丈。

8月27日,刘邓大军终于到达了大别山。

但是,到了大别山,并不等于就能够立足于大别山。

邓小平一到大别山,便于8月27日以中共中原局的名义发出指示,要求全体人员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兄弟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在军事上最初一个月内,不求打大仗,而是占领城镇,肃清土顽。争取打些小仗,熟悉地形,习惯生活,学习山地战,为打歼灭战准备条件,但在半年内要歼灭敌人10个旅以上的兵力。

刘邓一俟进入大别山地区,立即分遣各部队迅速向预定地点实施展开。其第三纵队在司令员陈锡联、政委彭涛率领下,奉命挺进皖西,先后解放了六安、霍山、立煌(后改名为金寨)、岳西、舒城、桐城、庐江、潜山、太湖等地。9月,刘邓大军经过激烈的作战和紧张斗争,建立了拥有百余万人口的广大根据地,初步完成了战略展开。

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正确指挥下,各部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六安张家店和蕲春高山铺战役中,共歼敌1.7万人。这一胜利表明,刘邓大军已经能够进行大兵团作战,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

到10月底,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建立了33个民主县政府和军区、行署机构,基本实现了战略展开。

1947年11月初,刘伯承和邓小平到达太湖县刘家畈,召开了第三纵队旅以上、地方工委和支队以上领导参加的高干会议。刘伯承、邓小平分别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强调要全力贯彻《土地法大纲》和中原局《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创建大别山解放区的指示》。会议决定成立皖西区党委、皖西行署和皖西军区。

(责编:张湘忆、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