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对邓小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思想的回顾与思考

姜淑萍

2014年04月15日10:33    来源:《党的文献》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所有制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坚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回顾邓小平提出公有制为主体思想的过程,重温他的有关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到突破单一公有制模式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我们党领导下的公有制经济,最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人民共同所有的公营企业。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时,我们又没收和接管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和中国官僚买办资本,使之变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两部分公有制经济,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革命胜利的果实。  新中国成立之后,公有制经济处于领导地位,各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几亿农民和手工业者走上了合作化的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通过国家的和平赎买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转为公有制经济。在迅即展开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全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又新建了一大批国有骨干企业。  新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迅速壮大,对于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主导作用。我国之所以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即包括国有经济和广大乡村在内的集体经济,已经占主体地位。  然而,1958年“大跃进”和农村基本实行人民公社化以后,随着“左”倾思想的发展,我们党对公有制的认识发生了偏差,片面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纯”,搞“穷过渡”,刮“共产风”。这期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曾觉察到问题的存在并努力纠正,但终究未能突破已有的局限。三年困难时期,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邓小平曾明确支持“包产到户”。他提出:“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这为突破在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上的“左”倾思想带来了希望。但是这种观点很快被否定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公有制的认识更是走向极端,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革命”,非公有制经济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到1978年,全国城镇个体经济数量由1956年的104万个锐减到15万个,私营经济几乎不复存在。  实践证明,搞单一公有制脱离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情,产生了许多问题和弊端。在单一公有制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作用,存在着事实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以外多方面积极因素的作用,甚至会把它们视为异端,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深刻总结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把当时实行的社会主义,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根本制度,必须坚持;另一个部分是具体政策,可以因时因地制宜。他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在这个前提下,他提出:要根据新的情况来确定新的政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左”的桎梏,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航船。邓小平在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中,谈到经济政策时,强调要率先突破“一大二公”的禁锢,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当时,在非公有制经济基本不存在的情况下,允许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工人农民”,实际上指的就是公有制企业及公有制企业内的工人和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农民。

(责编:张湘忆、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