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雪山之子:壮志未酬的诀别

——追记武警西藏总队原司令员郭毅力(一)

2013年12月30日13:54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雪山之子:壮志未酬的诀别

最后一次承诺——

“再坚持几年,等我退休了”

浮现在妻子钟玲眼前这一幕,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清晰——

“那会儿,老郭骑自行车带着我,穿行在拉萨河畔。车轮在春风里飞转,清脆的铃声在耳畔回响,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俩的笑脸上……”

泪水滑落,一切皆成往事。

如今,郭毅力已走了5个多月,妻子钟玲仍觉得他还在西藏。每天早上醒来,她习惯性地站在成都家里的阳台上,眺望远方,期盼着远行的丈夫回来。

“再坚持几年,等我退休了,好好补偿你!”——这,是郭毅力多次给妻子钟玲许下的承诺,也是他生前许下的最后一次承诺。

今年5月28日,他们银婚纪念日。那一天,妻子钟玲没有提醒他,只是嘱咐晚上早点回来。天黑了,菜凉了,他才回来。看着她生气的样子,他一拍脑门,才想起今天是啥日子。

晚饭后,他挽着妻子钟玲在月光下散步:“等到金婚时,我一定好好操办。”

那一晚,他还说了自己的梦想:“退休之后,我种一片林子,每棵树就是一名士兵,我率领着他们……”

他没想到,这一切,如今都成了无法兑现的承诺。

将军有爱,只是没有时间去爱。

2012年6月,妻子钟玲做子宫肌瘤手术。4天4夜,他守在病房里,寸步不离。别人要替他,他坚决不让:“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好好表现。”

采访时,妻子钟玲说:“我身上这件黑色大衣很漂亮吧,是老郭亲自挑的。”

对国,军人能一诺千金。对家,军人则难以兑现承诺。

今年春节,他答应年迈的父母回家好好陪他们。没想,山上突然来了电话,大年初二,他便匆匆返回西藏。

倔强的老父亲其实很想儿子,嘴上不说,天天在家追着西藏新闻看。

他在西藏干了38年,老母亲只来过两趟。第一次去是20多年前到樟木看他,第二次则是参加儿子在拉萨的追悼会,白发人送黑发人,她老泪纵横。

作为西藏军人的女儿,郭琦第一次上高原时,只有1岁半;到今年7月,她已是第27次上高原了。

爸爸突然走了,女儿从心里也埋怨“他不守承诺”——

“你不是答应我,等我结婚那一天,你会牵着我的手,送心爱的女儿出嫁吗?”

从小到大,对女儿郭琦来说,爸爸从来就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每一次过节,女儿发短信给他,他回信不是在唐古拉,就是在阿里,在昌都……

郭毅力对女儿很严格。从小到大,女儿档案里父亲那一栏总是简单地写着“军人”两字,他不允许女儿写他的职务。他经常对女儿说:“你是你,我是我,你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

父爱如山。其实,郭毅力和天下所有爸爸一样,女儿是“心头肉”——

虽然从没参加过她的家长会,他却把女儿从出生到大学的照片整理成册;

虽然没能亲自送她去大学,他却把女儿的录取通知书过了塑,珍藏起来;

虽然很少当面表扬她,可当知道女儿写的论文评为优秀论文时,他逢人便说……

去年暑假,女儿在北京给他买了一双布鞋,他一直没舍得穿。

他走的那天,妻子钟玲从柜子里找到了这双布鞋,穿到了他那双饱受痛风折磨的脚上……

遗体告别仪式那天,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哈达,看着那滂沱如雨的泪水,女儿郭琦震撼了:“爸爸,今天,我真正读懂了你!”

冬日,拉萨,某营区角落。

38年前,作为一名刚刚入藏的新兵,郭毅力在这里亲手种下了一棵小树苗。

38年后的今天,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傲然挺立的大树下,一队刚刚入伍的新兵正精神抖擞在训练……

目睹此景,战友们说:将军走了,但没有远去。(记者 柳 刚 赵 波 刘彦军 特约记者 温常青)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