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试剑蓝天——记强军报国的空军英雄试飞员群体

2013年08月22日14:40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时代先锋】试剑蓝天

一起一落,艰难无比

“在祖国的上空,有谁亲历过最快的飞行速度;有谁感受过最大的飞行载荷;有谁问鼎过最高的飞行升限;有谁敢在空中关闭飞机发动机;只有我们英勇的空军试飞员。”这是采访中最让记者动情的一段话。

德国航空先驱奥托·李林达尔有一句名言--“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出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艰难无比”。那么,“艰难无比”这四个字预示着什么呢?就在1896年,这位航空先驱也在一次滑翔飞行中牺牲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一起一落之间,人类航空事业已走过110年。同样,人民空军的试飞员群体已从6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一路走来,他们的奉献和牺牲,丝毫不亚于当年的航空先驱者。

西北大漠,热浪滚滚,他们驾驶国产某型战机,首次探索空中加油;东北深山,冰天雪地,他们与飞机一起“冻透”,验证极寒条件下空中开车;万米高空,空中停车、仪表失灵、油箱着火、带弹着陆……多少年来,一代代空军试飞员勇闯蓝天雷阵,拼搏科研疆场,近年来,包括歼-10战机、航母舰载机等,已经列装部队,都有试飞员们一路奋飞,接力前行的感人业绩。

据介绍,航空界有这样一系列公认数据:一架新飞机从首飞到定型,试飞当中平均17分钟就出现一个故障;各型号现代战机列装部队之前,要完成数百个科目,达到数千架次的飞行试验,伴随出现的各类故障数以千计;那么,即使一些航空强国,一种新的飞机试飞成功,也是事故频出。因此,一种新型战机的飞天之路,不啻为一条试飞的“险途”。

飞行之前的一封家书

目前,国产运-8飞机已是我国大吨位的运输机,当年试飞期间,也是险情不断。“发动机空中停车再启动”,就是试飞风险课目的险中之险,要求飞机在不同高度、不同状态下,先关掉1台发动机,3分钟后,再重新启动。多年来,在国内运输机试飞当中,还无人涉足这个风险。

1993年9月12日,该型飞机首席试飞员邹延龄,还有梅立生、刘兴、王景海、李惠全等,组成一支“蓝天敢死队”,勇士们毅然登机。临行之前,邹延龄给妻子留下一封信,信上说“过几天我去基地试飞,有一定风险。在此之前,我负你的太多,以后有机会一定偿还。这次执行任务如有险(闪)失,家中积蓄请按3个三分之一分配,即你和孩子三分之二,大姐三分之一……”。到了登机前,按规定要领降落伞的,邹延龄坚持不带伞,他说,我是机长,我不能系这玩意儿,带着它怎么能给大家以信心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