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干部论坛

信仰的荒漠,立不起伟大民族

——独家对话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
2013年07月12日15:5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我们不提倡无谓受苦,更反对自我毁灭,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正当权利

解放周末: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信仰的阐述,其中哪些内涵是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重视和珍惜的?

叶小文: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重要命题——“生命的安立”。生命要平安,生命要站立。只有信仰充实的人,他/她的心才是和谐安宁的;只有信仰强大的人,他/她才能坚强地站立。因此,“生命的安立”和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是儒、释、道都在不断讨论的话题。

解放周末:怎么才能做到生命的安立呢?

叶小文:我从“生命的安立”出发,归纳了中国传统信仰中的三条共同约定。

第一,要热爱生命,追求幸福。我们的传统信仰不提倡无谓受苦,更反对自我毁灭,追求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是每个人的正当权利。

第二,尊重生命,道德约束。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互相之间就难免产生利益碰撞,那么就要尊重他人,形成集体的约定,这就是道德的约束。比如,不要贪财、不要贪色、不要贪官。

第三,就是终极关怀。人不是鸡、狗、马,人总有精神生活、精神追求。如果完全没有这些,那就变成动物了。这种精神追求的约定,这种对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就是终极关怀。

解放周末:相较前两者而言,“终极关怀”听起来较为虚幻。

叶小文:确实。很多人说它大而空,远得不着边际。“我们管它干嘛?钱捞一把是一把嘛。”这就是只看眼前利益,而忘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要有精神支柱,作为一个民族更需要有精神信仰的力量。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