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河南省周口市烟草专卖公司花了600万元,购买了39辆豪华公车。记者称,在此之前,该公司就购置豪车的事情先后请示了市纪委、省纪委和省烟草专卖公司,但是由于这些部门相互推脱,造成了监管职能的缺位。
就该案例来看,造成监管职能缺位的原因,恐怕还不是监管职责的不明确。实际上,虽然烟草专卖系统体制比较特殊,但是无论是市纪委还是上级公司,都应有相应的权限予以提醒或者制止。而在央视曝光后,省公司也确实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因此,监管职能不明确的说法是不成立的。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
在官场上,常有“趟浑水”的说法,用以指代一些吃力不讨好、容易影响前程的事情。有人曾形象地将其归纳为“拆迁遇到钉子户、群体事件犯众怒、微博开房被围观、安全生产出事故”。虽然不算很全面或者正确,但却也反映出了有些官员对部分棘手事务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态。
对本案例而言,烟草专卖系统虽然并非是关键要害部门,但是仍然是当地的实权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也经常由当地官场的强势人物出任。因此,无论对当地的监管部门,还是对其上级部门而言,得罪这样的单位和同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另外,周口烟草专卖公司敢于将这种明显违规的请示件按正常渠道上报,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们已经跟一些领导打好了招呼,就等着完成这些程序事务。因为一旦取得了纪委或上级的批复,即使出了事,也可以推卸掉大部分责任。当然,纪委和上级也是“久经官场”。他们既不想直接否定掉这种请示而得罪人,也不敢给予肯定而给自己背上麻烦,便采取了互相推诿的“鸵鸟政策”,从而制造了“监管职能缺位”的表面现象。
对此,我们不知道是应该谴责这些监管部门的“不作为”,还是应当赞叹他们手段的精妙。诚然,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政治文化,既是官员们的智慧宝库,却也教会了一些官员许多另类的技巧。但是如果领导干部对这种另类技巧越精通,那恐怕我们将离“中国梦”越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