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大吃大喝早已广受社会诟病。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措施整治吃喝之风,也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下了不少力气。规定接待标准的有之、控制接待人数的有之、推行定点饭店的有之……然而公款吃喝之风始终是绵延不绝、难以根治。
公款吃喝,顾名思义就是花“公家钱”吃喝,吃得都是公款,花得都是财政。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一些人能吃喝则吃喝,不能吃喝创造条件也要吃喝,什么好吃什么、什么贵喝什么,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都要吃个遍、喝个够。于是乎,天价吃喝蜂拥而上,舌尖腐败屡禁不绝。一些地方把接待作为“第一生产力”,信守“再穷不能穷接待,再苦不能苦吃喝”的信条,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接待。充足的经费保障,更是助长了大吃大喝之风。反正有的是经费,“吃了也白吃、不吃白不吃”成为吃喝干部的共同心态。
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刹住大吃大喝之风,控制接待标准、接待人员等显然仅是“扬汤”之举,取消接待经费方是“抽薪”之法。只有取消了接待经费,方能堵住吃喝的源头。试想,没有了经费,谁愿意用自己的钱去大吃大喝;没有了经费,公款吃喝之风岂有不灭之理?
当然了,刹住大吃大喝之风需要打出“组合拳”。取消接待经费是治本之策,但也要有配套措施的跟进。比如说,加强财政经费的审计监督,防止一些地方瞒天过海、暗渡陈仓,把吃喝经费转嫁到其他项目上;推进财政经费公开,财政经费都用在什么地方、用了多少等等,一一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各级干部出差就餐标准,出差就餐一律自掏腰包,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足,等等。
除顽疾,需猛药。刹住公款吃喝之风,整治舌尖上的腐败,取消接待经费无疑是一剂“良方”、“猛药”。只有用好这剂“猛药”,才能根除吃喝顽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