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9日17: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孙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赶上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风险投资人都把钱袋子攥得紧紧的。科研小字辈孙刚在剑桥大学光电子实验室开始了多稳态液晶技术的探索之旅。而孙刚手中最大的“王牌”,正是多稳态液晶材料技术。 |
孙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赶上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风险投资人都把钱袋子攥得紧紧的。
更要命的是,说是要创业,那时候孙刚手上连一件成型的产品都没有。
眼前这个穿着白衬衫、牛仔裤和休闲皮鞋的35岁男人,双手一摊,笑着说:“忽悠。我是靠忽悠找到钱和人的。”
显然,“忽悠”这个轻飘飘的词语不是孙刚成功的秘诀。2007年,孙刚从英国回国创业的时候,手上握着国际专利,掌握着多稳态液晶领域的“技术密码”。
2001年,初到剑桥大学的孙刚,被导师的一句“全世界还没有人做,如果你做到了,将带来新材料真正的革命和突破”弄得热血沸腾。“在一个最前沿的领域做研究。你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数据的收集都是这个领域在全世界最早的记录”。
科研小字辈孙刚在剑桥大学光电子实验室开始了多稳态液晶技术的探索之旅。如今,坐在中关村写字楼的办公桌前,他仍然感念远离都市喧嚣的剑桥小镇,轻松、平等的实验室氛围以及无处不在的创新精神。
孙刚在剑桥大学“读书”5年。不对,他摆摆手,很快纠正了“读”这个字眼,“我在剑桥的博士学位不是读出来,是做出来的”。
这是一个有些俗套的故事。在实验室做“科研狂人”的日子里,孙刚时常在勤杂工打扫卫生的时候,躲在实验室的角落里,等人走关灯之后,他偷着再忙活一晚上。第二天清晨,孙刚端着一杯咖啡,跟第一个进实验室的同学打招呼:“早啊!”
正是凭着“做事不隔夜”的狠劲儿,本科毕业就出国留学的孙刚用不到5年时间拿下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也一不留神,站在了多稳态液晶领域的科学山巅上。那一年,孙刚还不到30岁。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是不少留学生求职时的务实选择。孙刚在走出剑桥大学后,也曾进入著名的美国通用公司,做一名系统工程师。
故事却又在趋于平淡的时候逆转。孙刚走出大树带来的一片好阴凉。他要去自己培植种子,寻找土壤,争取阳光和雨露,栽出自己的树。
孙刚的技术身价难以估量,但是市场有市场的规则。孙刚拿不出一件产品,“完全是空口白牙地跟风险投资人‘忽悠’,跟他们讲多稳态液晶材料的技术特性、产品形态和商业价值”。
他还真“忽悠”成了。2007年,孙刚在北京中关村成立汉朗光电公司。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2009年,孙刚获得了几千万元的风险投资,还拿到了德国公司的订单。
而孙刚手中最大的“王牌”,正是多稳态液晶材料技术。
这是一种会“记忆”的材料。孙刚拿起一个超市货架标签。上面写着货物信息,看上去并无新意。不过,仔细一看,发现信息不是写在纸上,更不是嵌在玻璃片里,而是显示在液晶屏幕上。“所有的文字和数据一经确定,就不需要再用电来维持它的显示。当需要更改数据的时候,只需要通过无线控制传输相应信号,就可以自动启动电源进行重新记录。”
同样,从远处看,它就像一张纸。大小、厚薄、可弯曲程度、上面白纸黑字的内容,都和普通纸张相差无几,但只要触动其边缘的某个操作点,它所显示的内容便可迅速变化,只在翻页的一瞬间需要电,翻页完成后,不管停留在哪一页,不再需要消耗任何电能。
多稳态液晶材料的节能也显而易见。高楼上流光溢彩的LED大屏幕是城市夜晚的风景,不过它很费电,不低碳、环保。如果使用多稳态液晶材料,户内外广告显示屏可以甩掉“耗能”的帽子,成为环保产品。
可以改变的不仅如此。如果把家里的窗帘换成多稳态液晶材料,只要用手轻轻一点遥控器,就像变魔术一样,换成适合自己心情的窗帘。火车、汽车的车窗都可以如此。同样,它们都低耗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