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江西九江恆盛科技園——非公有制企業團建

2014年10月16日16: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關鍵詞】非公企業、江西九江、團組織建設、促進青年成長、非公企業團建、園區發展、青年創業

近年來,九江團市委認真貫徹落實團中央、團省委關於非公企業團建工作相關文件及會議精神,堅持“建團與團建並重,強化組織建設與提高團員青年素質並舉”的原則,按照“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突出實效”的工作思路,積極穩妥地推進非公企業團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今年七月底,全市共有1477家非公企業建立了團組織,有效地延伸了團的工作手臂,擴大了團工作的覆蓋面。其中九江恆盛科技園、江西旭陽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萍鋼九江鋼廠等一批優秀非公企業團建典型受到了團中央、團省委等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特別是,今年5月9日,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親赴九江恆盛科技園調研、指導團青工作。

一、基本情況

恆盛科技園由於2006年10月開工建設,2008年4月投入運營,項目佔地154畝,總建筑面積12.3萬平方米。園區以良好的政策、服務環境和平台資源吸引了192位創業者來園區投資,並有66家青年創業企業成功畢業。園區已成為集科技孵化企業、服務外包企業、高端配套產業和都市型企業、區域性中小企業總部基地、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為一體的綜合型科技園區。2012年12月27日,恆盛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獲國家科技部認定批准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為江西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獲國家級認定的民營綜合型科技企業孵化器。2014年5月9日,團中央第一書記秦宜智同志蒞臨恆盛科技園就非公企業團建工作和園區服務青年創業、就業工作開展專項調研,並對恆盛科技園團委開展的各項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贊許。

二、基本做法

(一)團建助力園區發展

園區內,35周歲以下青年業主及員工563人,28周歲以下團員、青年426人。園區團委確定“園區服務工作的填充劑、聯系孵化企業的潤滑劑”的工作定位,堅持以“強化青年歸屬、助推青年成才、服務企業發展”的理念,按照“建組織、擴覆蓋﹔搞活動、促活躍﹔重引導、揚正氣”的總體思想,狠抓團建工作。

1、抓組織建設,實現有效覆蓋。在團市委、團區委的指導下,於2007年8月成立了園區團支部。2012年底,由於入園企業逐步增多,經申請升格為團委。目前,團委班子由1名書記、2名副書記、6名委員組成,內設組織、活動策劃、外聯宣傳、企業服務四個核心部門﹔根據入園企業的行業分布,將110家入園企業按照“行業相近、便於管理”的原則,採取聯合建團的模式,共建立青年網商、電子信息、生物科技等6個團支部。

2、抓平台建設,實現有效幫扶。在園區服務平台對企業青年實施各類扶持的基礎上,為幫助青年企業家實現思想上的碰撞和經驗上的互補,團委設計以“創業咖啡”和“企業家沙龍”為主題,開設了“青年創業分享會”和“青年創業大講堂”活動,通過圍桌品茗和邀請專家授課的方式,讓創業青年在一起話得失、談體會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讓專家為青年企業家答疑解惑。

3、抓活動設計,實現有效凝聚。為豐富園區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在園區領導的支持下,團委添置了一批文體健身設備,打造了園區“青年空間”,並經常組織開展羽毛球、台球等比賽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員工業余文化生活﹔在重大節慶日,園區團委還組織青年員工開展踏青郊游、考察游學等活動,在愉悅員工身心的同時,拓展青年的視野。

(二)多措扶持青年創業

目前,在園區孵化的110家企業中,35歲以下企業主有86名,由大學生創辦的企業有63家。從園區創立之初,就以服務青年創業為已任,對入駐孵化基地的創業青年給予政策、智力、資金等多方面的幫扶,為他們創業提供有力支撐。

1、降低入園門檻。採取可租、可購的靈活彈性入園模式,對缺乏資金的青年創業大學生和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和發展前景的起步期的企業,採取減免房租、給予貸款貼息、返還稅收等扶持。

2、完善服務平台。依托“中小企業服務超市”平台,開設金融服務區、管理咨詢服務區、綜合服務區、科技節能區、創業大學培訓區和品牌文化策劃區6大功能服務區,實現服務全程對接,是全國首批、全省首家中小企業服務超市,現有入駐服務機構30多家,為中小企業打造全方位“保姆式”服務平台。

3、爭取政策支持。參與市、區政府關於科技孵化企業政策的制定,協助九江市政府、開發區出台《關於我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與發展的若干意見》、《江西九江留學人員創業園管理暫行辦法》、《九江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孵化企業管理實施細則》、《九江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孵化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於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的獎勵辦法》等政策法規,為青年及大學生創業給予經費資助、稅費減免、用房補貼、購房補助、生活津貼職稱評定等13個方面提供的支持﹔爭取九江開發區設立每年100萬元的專項孵化資金,目前,已有82家項目獲得該資金的支持,資金總額超過430余萬元。

4、多方搭橋對接。積極為企業開展同類對接、配套對接、虛擬對接、校企對接、銀企對接等多種對接活動,為他們提供交流平台。先后協助入園企業申報國家、省級科技創新項目14個,獲各類項目扶持資金近千萬元。

三、主要經驗

﹙一﹚理清思路,正確處理非公企業團建的“三個關系”

1、處理好“建”與“活”的關系。自2013年以來,在繼續擴大非公企業團組織覆蓋面的基礎上,團中央調整了全國非公企業團建的數量指標,九江指標數有了較大幅度的下調。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我們下發《關於切實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團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單位團組織按照“先指導開展活動,再爭取企業主認同,最后自願成立團組織”的工作流程開展團建工作,一改過去上門請求企業主建團的工作格局。例如:武寧團縣委通過與縣節能燈協會共同舉辦專場單身青年交友會活動,進一步協助協會企業豐富了青年員工業余生活,穩定了青年員工隊伍,活動結束后1個月內,協會內共有32家企業上門要求成立了團組織。

2、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在團市委、團縣委工作精力、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堅持“抓大帶小”,著重以轄區內從業青年多、經濟規模大、社會關注高的行業龍頭非公企業為突破口開展建團工作,並通過這些龍頭企業吸引其相關下游企業或同產業規模較小的企業建立團組織。例如:去年,湖口團縣委重點抓九江鋼廠的非公企業團建工作,指導九江鋼廠開展了青工技能競賽、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建等一系列主題活動,並通過加大宣傳報道力度,突出了活動效果。今年以來,九江鋼廠的下游企業、配套企業、同類中小企業紛紛要求團縣委在開展活動時將他們也納入活動成員企業,加大與九江鋼廠的溝通與合作,截至目前,據統計湖口縣園區內共有23家企業(下游、配套、同類型)成立了團組織。

3、處理好“國企”與“非公企業”的關系。在開展非公企業團建工作調研時,我們發現非公企業團組織最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同感,希望與國有企業團組織一樣受到上級團組織的重視與關心。2012年度,在調研活動的基礎上,我們成立了企業共青團聯席會,將國有企業團組織及部分有一定規模的非公企業團組織納入聯席會成員,共同開展活動、共同考核評比、平等參與各項評先、評優活動。劇統計,目前在企業共青團口各項活動中,非公企業團組織活動積極性明顯增強,評先、評優比例也逐年提高。

﹙二﹚明確目標,堅決完成非公企業團建的“三項任務”

1、完成非公企業團組織有效覆蓋任務。在保持適當規模的基礎上,把工作重心從增加數量,進一步調整為擴大覆蓋面,重點向一些新領域,行業協會發展。加大了與民政局、工商局、工信委、非公企業黨工委的聯系,了解企業、協會信息,分類開展建團工作。今年我們重點在行業協會中開展了建團工作,一些像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以前未涉及的行業協會指導建立了行業協會團工委,並有計劃推動了協會內符合建團要求的非公企業建立了團組織。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行業協會團工委15個,覆蓋企業130余家。

2、完成非公企業團干隊伍建設任務。作為團市委層面,我們以非公企業團委書記為抓手,通過對團委書記開展集中授課、交叉學習、發放資料等多種形式,提高非公企業團委書記履職能力。截至目前,共舉辦非公企業團委書記專題業務培訓班10余次,培訓團委書記300余人﹔組織開展交流活動30余次,覆蓋非公企業100余家﹔向非公企業團委書記直接發放書籍、資料近2000余冊。例如:在2013年舉辦的非公企業團組織格局創新工作培訓班上,參加會議的三木實業、禾益化工、山水光電、清源集團等32家企業在培訓結束后均開展了組織格局創新工作,通過協商任命、企業團代會等形式全部配備1名團組織書記,2名團組織副書記,5—7名團委委員。

3、完成非公企業團組織制度建設任務。為保障已建立非公企業團組織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工作。我們專門制定了《非公企業團建制度手冊》,明確了非公企業團組織必須建立組織生活、團務公開、活動開展、經費保障等一系列制度,保障非公企業團建工作長效開展、有效推進。

﹙三﹚突出實效,引導發揮非公企業團建的“三種作用”

1、發揮非公企業團組織服務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指導非公企業團組織在企業內開展“青年先鋒崗”、“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青年科技創新”等一系列品牌活動,激勵青年員工比學、趕超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特別是在企業發展遇到困難時期,突出企業團組織作用,引導企業青年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例如:江西旭陽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團委,在受歐美光伏限制的情況下,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了“我為開源節流進一言、獻一策、做一事”活動。組織青工圍繞增產降耗、開展降低成本大討論、危機意識大討論,人人談體會,表決心,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共收到創新建議82條,技術進步類創新22條,降成本類創新13條,節能降耗類創新34條,其它類創新13條,其中多條有價值的建議被公司裡採納實施,得到公司管理層的充分肯定。

2、發揮非公企業團組織服務企業青工中的作用。定期組織員工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讓他們在工作之余能夠較好地釋放壓力。主動關心員工的生活,真心與他們交朋友,力所能及的幫助解決員工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例如:九江三諾電子有限公司青年員郭某,其女兒今年考上大學,由於家庭比較貧困,小孩又多,准備放棄讀書的機會,該公司團委負責人及時同團市委聯系,2013年8月份以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的方式資助了其助學金2000元,園了她的大學夢。

3、發揮非公企業團組織作為企業青工與企業管理層的橋梁作用。通過板報、廣播、QQ群等有效途徑讓員工全面深入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等狀況,充分認識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遠景的協調一致。企業團干經常深入青年員工中間了解青年員工的思想動態,及時向企業反映青年員工的合理訴求,把矛盾化解在苗頭階段。如九江恆泰自動控制器有限公司企業員工因勞資糾紛,准備大規模罷工,該公司團委書記董丹及時了解到了情況,積極與企業和員工溝通,消除了員工的不滿情緒,使企業免受了巨大損失。

四、重點困難

1、企業青工流動快,團干隊伍難穩定。企業內青工受工資待遇、生產生活環境、企業經營狀況影響絕大多數人很難在一家企業持續工作下去,而一個企業內的大多數團干由普通青工兼任,以致團干部隊伍也相對難穩定,工作延續性難保持。

2、積極性難調動,企業重視程度不一。有些企業主一心抓效益、抓生產,對共青團組織了解不夠、重視不夠,特別是一些企業連黨組織都懶的建立,更不用說建共青團組織了。

3、活動開展與企業生產增效結合難度大。在設計非公企業團組織活動時,由於每個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不一樣,上級團組織由於人力、精力有限,很難逐一都找准切入點,有針對性的圍繞企業生產增效開展活動。

五、工作建議

1、探索非公企業團建的特色專屬項目,爭取企業重視,服務企業發展。目前,在非公企業開展的青工技能大賽、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建、單身青年交友會等活動可以很好地服務企業發展。但都是一些傳統團屬品牌項目,為適應新時期非公企業發展需求,應通過多方調研,探索出自己的非公企業團建特色專屬項目,以提升非公企業團建工作的品牌效應。

2、結合新時期非公企業發展需求,出台完善非公企業團建專門的文件。在新的發展時期,非公企業、企業內青年的需求和問題在日益更新。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加大對非公企業的調研,出台新的加強非公企業團建工作的文件,指導各地開展建設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