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新农村贡献青春才华

如何看待大学生村官的“跳板”思想 (5)

本期“特别策划”编辑/赵力群 宋东泽
2011年12月31日14: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大有可为

  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前进村大学生村官马莹:

  我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我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在知道选聘生的信息和了解到相关政策后,我报考了村官并被录用,到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前进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我认为,大学生村官多少会有些跳板思想,但重要的是在担任大学生村官这段时间内如何去做。这两年做好了,积累下丰富的经验,不仅仅是为新农村建设造福,同时对我们的人生也大有益处。经过一年多的大学生村官实践,我觉得,做好大学生村官最关键的是要真正融入、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刚开始到村里的时候,我也有压力,比如在宣讲新农合政策的时候,就有很多村民不理解,因为他们不信服我。于是,我就深入到村民家中挨户宣讲,用我的实际行动感化他们。经过新农合的宣讲后,大家对我充满了信任。

  以前,我们村里没有电脑,报送材料都要花钱到镇上去打印。现在,村里为我配上了电脑,新农合、档案、党建、计生、民兵、统计报表等都由我统一录入到电脑里,给村里工作和村民带来了方便。我还承担着村里远程教育的任务,定期为村民播放宣传教育片,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种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村里的各种材料也都由我来写,我还参加村班子会议,每次开会村党支部书记都要听取我的意见。农忙时节我也到农民家中帮助收割庄稼,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理解。现在,村民们对我都很关心,从吃到住对我都非常关怀,谁也不认为我是镀金来了。我相信,只要我们真心付出,就一定可以在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大有可为!

  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关德仁:

  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大学生村官是来镀金的,他们实实在在地在我们农村做了很多事情,而且我们农村也确实需要大学生,需要这样的人才。我们村的大学生村官马莹,工作非常到位。每到农忙时节,她总是一个人在村委会坚守,接待外来人非常热情,村民对她的印象都很好。很多问题她都能及时解决,有些问题也及时向我们汇报,与村班子成员一道,谋划村里的发展思路。我们村里的档案等信息全部实现了信息化,很多没有大学生村官的村子还“借用”我们的村官去帮忙。

  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前进村村民池秀杰、刘英新:

  对于我们村的大学生村官马莹,我们非常满意。党的大学生村官政策非常好,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我们真希望这个政策能够连续、稳定地执行下去。我们对待马莹就像对待自己家孩子一样,马莹对待我们也像对待自己家里人一样。冬天村委会很冷,我们村民到这里办事,只有马莹一个人在这里坐班、坚守。她还是个孩子,这很不容易。马莹还经常到我们家里,询问种植一些什么作物能够让农民致富等事情,这说明她的心里想着我们农村,不是来混日子的,而是真正想做点事情的。她虽然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在平凡的工作中,她确实做得很好,这非常难得。希望上级组织多给我们选派这样的大学生村官。

  (本刊记者宋东泽根据采访整理)

  “我们没把这儿当‘跳板’”

  张丛 施维 刘艳涛

  记者乘坐一辆“桑塔纳”前往河南省淇县西岗乡坡李庄村。突然,几个正在浇地的村民挡住了我们前行的路。车主人马上停车,走上前去热情地和村民拉起家常。他再次上车后,指着道路两边的空地说:“明年,我要在这里再建几个养猪小区,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这位踌躇满志的“司机”就是坡李庄村的大学生村官宋文凯。

  23岁的宋文凯毕业于安徽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一年前,他带着这种美好的愿望,来到坡李庄村当村官。

  很多村民对看起来充满孩子气的小村官好像并不很欢迎:“毛头学生读书认字还中,来农村有啥用?他懂得个啥?”

  村民的冷嘲热讽并没有动摇宋文凯的决心。他走街串户,了解村民的需求。坡李庄村是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庄。村民有种白菜的传统,但往年因为销售不畅,种出的白菜只能自己吃一点、卖一点,剩下的白白烂掉。宋文凯决定就从这件事“开刀”。

  说干就干,宋文凯主动和村“两委”干部商量成立菜农协会,负责组织蔬菜生产、储存、销售,解决菜农的后顾之忧。没几天,外地收购白菜的卡车络绎不绝地来到坡李庄村,300亩地的大白菜再也不愁卖了,价格还提高了一倍。

  走在村里,宋文凯感到村民对他的态度变了。打招呼的人越来越多,进村民家中,端茶倒水的人也越来越多。宋文凯深有感触:在农村,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取得群众信任,才能带动更多人,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

  去探访村官赵振邦时,记者很是费了一番周折。在蜿蜒的山路上,车子行驶了许久才找到他。这个28岁的小伙子三年前从河南省城建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现任桥盟乡赵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赵振邦刚回来时,村里的电视只能收到两个台,没有电站、网络,不通有线电视,手机也打不通,信息十分闭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振邦一遍遍往县里的电信局等有关部门跑,终于使村里95%的家里都通了有线电视和电话。

  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他又带领乡亲们在村委大院前修了500平方米的广场,购置了象棋桌,建起了标准羽毛球场,建立了阅报栏,村里文化建设面貌一新。

  申立洲从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武汉市工作过一段时间,薪金、福利都很不错。可他总觉得,自己还是在农村有发展前途。于是,他应聘到河南省淇县高村镇石河岸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在村里,申立洲努力摆正自己和其他村干部的位置,并大显身手。他倡导创办的豫牧业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种鸡2万套、年生产能力600万只的规模企业。他还成立了兴技术服务中心,为其他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他联合全县养殖能手成立了县蛋鸡养殖协会,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在协会的影响下,全县已发展蛋鸡养殖户760户,养殖规模达120万只,在蛋鸡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自《农民日报》)


【1】 【2】 【3】 【4】 【5】 【6】 

   
 
(责编:杨媚)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