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分享

新疆各民族平等團結發展的歷史見証【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年9月)

2015年09月25日07: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六、依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自治區成立以來,新疆不斷加強法治建設,依法管理各項事務,堅決懲治暴力恐怖犯罪,促進各民族平等團結,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獨具特色的地方立法體系基本形成。自治區地方立法機關根據憲法和法律,既享有普通省級行政區地方立法權,又享有根據自治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權力。截至2014年底,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共制定具有區域特色的地方性法規150余件,作出具有法規性決議、決定30余件,批准各自治州和烏魯木齊市報批的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98件﹔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規章320余件。立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民族團結、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這些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制定和實施,為維護各族人民的合法權益,促進自治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堅持憲法和法律至上,不斷創新政府社會管理方式,依法管理行政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逐步建立健全服務承諾、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各項行政管理制度,取消、調整和壓減行政審批事項。推行評議考核制度、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機制,及時糾正違法和不當的抽象行政行為。依法受理行政復議申請,有效化解行政爭議。各級人民政府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廉政風險防控,增強社會公眾和新聞輿論對政府及執法部門的監督。建立和完善群眾利益訴求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及時處理各類行政投訴案件,嚴肅查處違紀違規行為。依法行政工作機制、各類公開辦事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公正司法水平穩步提升。公安、檢察、法院相互配合、相互制約,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公安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維護社會治安,打擊刑事犯罪,有效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檢察機關認真履行檢察職能,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嚴肅查辦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自覺接受各級人大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促進司法公正。人民法院踐行公正為民司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加強審判監督職能,年均辦理各類案件30萬件左右,並建立健全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司法救助制度和執行工作機制,推進司法信息公開,司法效率和公正司法水平穩步提升。2014年,新疆各級法院一審服判息訴率達86.85%,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各類裁判文書34378份,公布執行案件47580件。

  法治工作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截至2014年,全區法院系統共有9656人,其中少數民族4192人﹔檢察系統共有5994人,其中少數民族2293人。公安機關不斷整合警力資源,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執法能力穩步提升。司法行政機關大力加強隊伍建設,充實基層一線力量,干警的履職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法律服務隊伍從新疆實際出發,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截至2014年底,全區共有各類法律服務機構1503家、各類法律服務人員8206人。其中有律師事務所435家、律師4092人﹔公証處125個,公証員435人﹔基層法律服務所738家,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2601人﹔司法鑒定機構93家,司法鑒定人員813名﹔法律援助機構112個,法律援助工作人員265人。

  法治宣傳教育持續開展。1985年以來,新疆已連續實施了6個五年普法規劃。普法宣傳教育結合新疆實際,廣泛開展了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婚姻法等法律法規的普及宣傳工作,圍繞自治區反恐維穩和“去極端化”工作,深入開展“反暴力、講法治、講秩序”宣傳教育活動,筑牢各族群眾反恐維穩的思想基礎。不斷創新法治宣傳教育方式,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加大媒體法治宣傳教育力度。“法治新疆”網站成為西北地區第一家大型普法網站,“法律與你同行”“法治在線”廣播節目等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法治宣傳品牌節目、欄目形成。圍繞法治“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扎實推進法治實踐。201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制宣傳教育條例》頒布,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進入法治化軌道。截至2014年,自治區有60個村被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2個地州和21個縣(市、區)被命名為“全國法治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依法嚴懲暴力恐怖犯罪。20世紀90年代以來,境內外“三股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策劃和組織實施了爆炸、暗殺、投毒、縱火、襲擊、騷亂及暴亂等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給各族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損失。其中,2009年烏魯木齊“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97人死亡,1700余人受傷,財產損失難以估算。2014年喀什莎車“7·28”嚴重暴力恐怖事件造成無辜群眾37人死亡,13人受傷,31輛車被打砸燒毀。暴力恐怖犯罪分子血淋淋的罪行,充分証明了他們絕不是什麼“民族”利益、“宗教”利益的代表,而是影響新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重大現實禍患。

  自治區各級司法機關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罪必懲原則,嚴格區分一般刑事犯罪與暴力恐怖犯罪,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理,堅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安機關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暴力恐怖犯罪,絕大多數的暴力恐怖團伙被摧毀在預謀階段﹔人民檢察院依法履行批准逮捕、審查起訴職能,嚴格履行對偵查、審判活動的法律監督職能﹔人民法院嚴格執行法律,堅持在依法保障被告人各項訴訟權利的前提下,對暴力恐怖犯罪的首要分子、罪行重大者堅決依法嚴懲,對具有自首、立功等情節的,依法從寬處罰。在全國“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專項行動中,自治區打掉了一批暴力恐怖團伙,一批在逃人員在政策感召和家人規勸下主動投案自首,新疆暴力恐怖活動頻發的勢頭得到一定遏制。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