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領袖人物紀念館

十二大前后中美蘇“大三角”中的鄧小平

董振瑞

2014年12月19日09: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三、中國外交新局面的開創中美《八一七公報》的簽署和中蘇關系

正常化進程的啟動,不僅對“戰略三角”,也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對美、對蘇外交的實踐証明,在 20世紀 80年代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國際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增強,新科技革命的迅速發展,以經濟和科技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日益凸顯,特別是隨著國內工作重點的轉移和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中國可以通過執行合理的對外政策,並充分利用“戰略三角”的基本屬性和相互之間的復雜博弈,同時與當時尚處於冷戰對峙狀態的兩個超級大國保持比較緩和的關系。基於這樣的認識,鄧小平和黨中央對中國的對外政策作出了重要調整。

(一)黨的十二大在對外政策上的重大突破

總結新中國成立 30多年的外交經驗,從根本上講,涉及到這樣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如何看待中國在國際格局和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二是如何處理中國同美蘇這兩個超級大國及其各自所領導的兩個陣營的關系。圍繞這兩個問題,十二大在對外政策上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第一,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新時期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在十二大上,鄧小平指出:“加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實現包括台灣在內的祖國統一,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是我國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務。這三大任務中,核心是經濟建設,它是解決國際國內問題的基礎。”(《鄧小平文選》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頁。)這就明確提出了新時期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指明了外交政策調整的方向。

第二,以“獨立自主”為主旨集中闡述了中國新時期的對外政策。自成立之日起,新中國就將獨立自主作為中國對外政策的一項基本原則。幾十年來,中國一貫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更加鮮明地堅持了這一對外政策,並賦予了它新的內容。鄧小平指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鄧小平文選》第 3卷,第 3頁。)十二大報告也強調,中國將“堅持執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決不容忍中國的民族尊嚴和民族利益受到任何侵犯”。(《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8年版,第 281頁。)這意味著,作為中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外交戰略,中國將更加強調在國際上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更加鮮明地堅持獨立自主。

第三,在處理大國關系時,果斷放棄了“以蘇劃線”和“以美劃線”的傾向。對此,鄧小平指出:“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鄧小平文選》第 3卷,第 3頁。)十二大報告也強調:“中國決不依附於任何大國或者國家集團,決不屈服於任何大國的壓力。”(《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上),第281—282頁。)

黨的十二大確定了此后很長一個時期中國對外政策的主題,成為新時期中國對外方針形成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史概論(1949—2000)》,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版,第 255—256頁。) 十二大之后,立足於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中國適時調整了“一條線”戰略,果斷拋棄了“以蘇劃線”和“以美劃線”的傾向,並糾正了單純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來論親疏遠近的偏向,進而確立了不與任何大國結盟、不參加任何集團的“不結盟”的對外政策。

(二) “兩個轉變”的提出和外交新局面的開創

進入 20世紀 80年代中期以后,美蘇關系由對抗轉向緩和,國際形勢亦趨向緩和,“戰略三角”的重要性隨之大大下降。在此背景下,通過對“戰略三角”和國際形勢的深刻觀察,鄧小平逐步對兩個關系中國對外政策的重大問題作了明確回答,並更為強調獨立自主,提出中國要實現“真正的不結盟”。

第一,關於時代主題。進入 20世紀 80年代中期,依據對國際政治形勢特別是對“戰略三角”的基本評估,鄧小平逐步改變了“戰爭迫在眉睫”、“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等傳統認識,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問題”的重要論斷。這一論斷,不僅使中國黨和政府對當今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的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變,也為我國制定正確的內外政策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客觀依據。

第二,關於“獨立自主”。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鄧小平更為強調“獨立自主”對於中國戰略全局的重要意義。他指出:“我們不能坐到別人的車子上去。我們這種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最有利於世界和平。”“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鄧小平文選》第 3卷,第156、57頁。)

對上述兩個問題,鄧小平在 1985年 6月4日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作了一次集中闡述。他指出,中國在國際形勢判斷和對外政策方面實現了“兩個重要的轉變”,即:在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上改變了原來認為戰爭危險很迫近的看法﹔在對外政策上改變了原來“一條線”的戰略。他強調,“這兩個變化是正確的,對我們是有益的,我們要堅持下去。隻要堅持這樣的判斷和這樣的政策,我們就能放膽地一心一意地好好地搞我們的四個現代化建設”。(《鄧小平文選》第 3卷,第 126—128頁。)

“兩個轉變”的提出,是新時期鄧小平外交思想的理論結晶。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次年召開的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全面闡述了新時期我國所奉行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參見《人民日報》1986年 4月 14日。) 這表明,中國已基本完成了新時期外交方針的調整,中國的對外關系格局也已顯示出了向全方位發展的新特點。

此后,在穩步發展中美關系的同時,中國全面改善和發展了同世界許多國家的關系,特別是於 1989年同蘇聯實現了關系正常化,開創了新時期中國外交的新局面。

(責編:張湘憶、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