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跨越發展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澳門回歸15周年之經濟篇

2014年12月15日10:22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跨越發展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澳門回歸15周年之經濟篇

帶著對“新澳門”的種種憧憬,338米高的澳門旅游塔在回歸前夕破土興建。如今,旅游塔已成為媲美大三巴的澳門新地標,見証了這塊蓮花寶地愈發姿態妖嬈的過程。

旅游塔腹中既有購物美食,也有展覽場,娛樂休閑一應俱全。透過旅游塔“這個點”,人們看到了澳門經濟多元化的嶄新風貌。從回歸前世人眼中的“博彩之都”,到現在知名的旅游休閑城市,正在變身中的澳門讓世界驚嘆。

十五年來,澳門同祖國內地的經濟交流全方位擴展,同時在中葡商貿合作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開放與合作為澳門帶來巨大活力,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跨越發展:澳門經濟連年高速增長

“回歸十五年,是澳門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這一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冷鐵勛說,判斷“一國兩制”方針在澳門的實踐是否成功,最直觀的標准是經濟的變化。

從1999年到2013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由502.7億澳門元增長至4134.7億澳門元,年均增長16.2%﹔人均GDP由1.5萬美元增至8.7萬美元,增長4.8倍,據世界銀行經濟體排名位列亞洲第二、世界第四。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外來投資不斷增加,澳門財政收入迅速攀升,由1999年的169.4億澳門元增至2013年的1759.5億澳門元,年均增長18.2%﹔失業率大幅下降,由回歸初的6.3%下降至1.7%,連續7年低於4%。

“能夠在30多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上實現如此驚人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全面准確理解並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離不開中央與澳門始終保持健康發展的良性態勢。”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說。

回歸后,澳門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中央允許特區根據本地整體利益制定旅游娛樂業政策,保持了澳門經濟發展特色。中央陸續出台一系列支持澳門、促進澳門與內地共同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下,特區自身優勢得到發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從《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及其補充協議的實施,到“十二五”規劃將港澳發展單獨成章﹔從開放內地居民“個人游”、批准澳門銀行機構開辦人民幣業務,到《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簽署、《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實施……15年來內地對澳門的支持措施不勝枚舉。“祖國內地永遠是澳門的堅強后盾,我相信這種支持還將不斷延續下去。”崔世安說。

對於在內地支持下澳門未來的經濟發展前景,國外輿論也普遍看好。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指出,得益於高鐵和其他交通方式,未來會有更多中國內地游客到澳門旅游,澳門經濟將繼續強勁增長,而預計不久后將通車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也將對澳門經濟起到促進作用。

華麗轉身:從“一業獨大”到“適度多元”

對於澳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老字號小吃店“黃枝記”的老板黃天感慨良多。1997年黃天接手該店時,老城區生意冷清。2000年,他不顧親友反對,維持老店營業同時,還在澳門店鋪租金最高的議事亭前地租下一棟樓開新店。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在這個地方包下整棟樓去做雲吞面,是不是瘋了!”黃天回憶說,當初之所以做這個決定,就是因為看好回歸后澳門的旅游業發展前景。“越是中心的旅游地點,越能夠給生意帶來客流。”

黃天成功了。如今的黃枝記議事亭前地店,總是游客爆滿。2003年7月,內地多個城市陸續實施居民赴澳門“個人游”,截至今年9月底,內地赴澳“個人游”超過6828萬人次。2013年,澳門入境旅客達2932萬人次,約為當前本地人口的47倍,較回歸之初翻了兩番。

回歸15年,澳門游覽觀光、文化娛樂、購物美食、會議展覽、文化創意等產業也在飛速發展。打造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經濟正在努力告別博彩業“一業獨大”,積極實現“華麗轉身”。

“博彩業一業獨大不利於澳門整體經濟的均衡、健康發展,也不利於人才的成長,隻有經濟適度多元,才能拓寬澳門的就業渠道,為人才向上流動提供更多的機會。”崔世安說,因此特區政府積極尋求良方,制訂出最適合澳門現實情況的發展路徑。

據統計,2013年澳門批發及零售業、酒店業、飲食業、建筑業、金融業等行業的收入超過1600億澳門元,較2009年增加一倍。

澳門會展業近年發展迅猛,會展規模、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有關研究報告分析,2012年會展業創造價值達35.32億澳門元。2013年,共有1030項會議展覽在澳門舉行,為酒店、零售、餐飲、物流等服務性行業帶來商機。

分析人士表示,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澳門發展的政策,如CEPA、“個人游”、橫琴開發政策創新、口岸通關便利等,大大方便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在區域的流動,帶動了澳門多元產業的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