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領袖人物紀念館

經濟要發展 鐵路應先行——鄧小平與修建成渝鐵路

俞榮新

2014年08月13日13: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大西南解放后,鄧小平任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區政治委員。在鄧小平的提議下,西南軍政委員會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策就是修建成渝鐵路。成渝鐵路西起成都市,東抵重慶市,全長505公裡,於1950年6月15日開工,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車。這是我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干線,也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對於推動整個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我們到了四川,一定要把成渝鐵路修好”

成渝鐵路所在的四川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內陸腹地,人口稠密,物產豐富,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但因四周被高山和高原環繞,山高水險,交通不便,自古便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

成渝鐵路的修建計劃由來已久。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法、日、俄等國紛紛向清政府提出修筑川漢鐵路(成渝鐵路屬其西段)的計劃。而四川人民則針鋒相對,發出了自主修筑川漢鐵路的呼吁。1903年7月,四川總督錫良奏請清廷,“自設川漢鐵路公司,以辟利源而保主權”,得到清廷的批准和四川紳民的擁護。1904年1月,川漢鐵路總公司在成都成立,后因股款不清,川漢鐵路改為商辦,定名為商辦川省川漢鐵路有限公司。1909年12月28日,川漢鐵路正式開工修建。

但因清政府腐敗,1911年8月,修筑近兩年的川漢鐵路宣告停工。此后,成渝鐵路的修建問題也多次被提上議事日程,但因四川戰亂不休和路款不濟等原因,工程時斷時續,進展緩慢。到1949年底四川解放時,成渝鐵路仍寸軌未鋪。

新中國成立初,在肩負“經營西南”的歷史重任后,建設成渝鐵路的宏偉藍圖便在鄧小平心中逐漸清晰起來。早在進軍大西南之前,劉伯承、鄧小平就常說:“我們到了四川,一定要把成渝鐵路修好。”1949年六七月間,鄧小平在率領第二野戰軍進軍四川之前,曾兩次專程到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家中,拜訪陳毅的堂兄、著名兵工專家陳修和,商談如何加快成渝鐵路的修建問題。鄧小平請陳修和幫忙物色一些兵工技術人才並寫一份關於修建成渝鐵路的意見書。陳修和欣然應允,並表示8月中旬完成。到了約定時間,鄧小平專門派第二野戰軍軍械處處長陳志堅帶著他的親筆信,到上海拜訪陳修和,並接洽辦理相關事宜。陳修和不負所望,為建設成渝鐵路精心物色了幾十名兵工技術專家,組成了一個技術大隊。

>>進入答題頁面

(責編:張湘憶、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