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尋奇恐龍谷 探秘“隕石坑”

2014年06月25日08:55    來源:雲南網

原標題:尋奇恐龍谷 探秘“隕石坑”

  靠譜的行星撞擊說

  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一億多年,但它們在6500萬年前很短的一段時間內突然滅絕了。

  恐龍滅絕的原因說法很多,目前得到學術界普遍認同的是,恐龍滅絕於行星撞擊地球之后,導致的火山大面積噴發。一些証據表明,當時有一顆類似小行星的物質不僅撞擊了地球,還撞破了地殼,致使地球內部岩漿洶涌噴出。撞擊造成超級火山爆發,整個地球被濃濃的火山灰和毒氣所覆蓋,地球上的生物長時間不見太陽和月亮,植物無法光合作用,大氣層氧氣含量極低。從大多數恐龍死亡的姿勢來看都非常的痛苦,完全是缺氧的自然反應。

  小行星撞擊理論之所以得到許多科學家支持,是因為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左右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相當於直徑10公裡的一顆小行星,這麼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裡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裡。

  科學家用了10年的時間,還真的找到了這個隕石大坑,就位於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300公裡之間,現在,科學家們還在對這個大坑進行著研究。

  但長期以來,“小行星撞擊說”也一度遭受質疑,例如,蛙類、鱷魚以及其他許多對氣溫敏感的動物都生存了下來,為什麼就隻有恐龍死光了?難道體型大就有先死的理由嗎?況且,僅憑銥元素也不能確定它就是來自外太空,地球本身也含銥元素﹔此外,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鐵等元素構成,這樣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便經歷漫長歲月也不可能蹤跡全無,而至今在地球上從未發現有這樣大型的隕石。類似的質疑還很多,於是便產生了諸多天馬行空的說法。

  一些科學家則認為,是由於海面下降,新的陸地出來了,有的恐龍有遷移的習慣,去了其他地方,不適應那裡的環境,最終滅絕。總之,關於滅絕的說法天馬行空。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