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海口市新群星劇團部分演藝人員的合影。這是目前能夠找到的最早的瓊劇戲班舊照,圖中有瓊劇界早期的幾位大腕———吳桂喜、鄭長和、三升半、陳烈三(后排自右向左)。 海南省瓊劇院 供圖
百年瓊劇春秋
道光十五年(1835),“瓊城梨園班”應邀到越南西貢演出,開瓊劇出國演出之先河。圖為1985年海口市瓊劇團赴泰國演出受到華僑熱捧和僑領接見。 海南日報記者 陳怡 翻拍
海南省瓊劇院二團新編瓊劇《白兔記》劇照。海南日報記者 陳德雄 攝
瓊劇,在海南方志中被記載為“土戲”,這與其他地方毫無二致。
受元代潮州劇戲班影響,瓊劇戲班出現於明代中葉。
“戲班”是過去的提法,也是民間延續至今的叫法,它其實就是“劇團”。有據可考的瓊劇戲班是清代嘉慶年間成立的“瓊城梨園班”,迄今約200年歷史﹔最新的戲班恐怕是兩年前,由新生代男旦雲碧玉組建的“海南雲碧玉瓊劇團”。
瓊劇戲班的歷史,從某個角度來看,其實折射了瓊劇發展的歷程,既有坎坷也有輝煌,既有高山也有低谷。
在瓊劇發展的漫漫長河上,一個個戲班猶如一葉葉扁舟,揚帆啟程,順流而下,經風雨歷陽光,有些乘風破浪踏歌而行,有些帆楫難支黯然倒下……但是,“戲班之舟”總是在“時光河流”上不停地航行,或消失,或新生……
最早的瓊劇戲班明代出現
據《海南島志》載:“元代,海南已有手托木頭班,來自潮州。明中葉,土人仿之,就有土戲。”這是有關海南戲班的最早記載。
而有戲班名稱、事跡可考的最早戲班社是清嘉慶年間(1796一1820)成立的“瓊城梨園班”,其前身是天啟至崇禎年間(1621一1644)入瓊的福建漳州“老三春班”,他們初住於海口,一邊演出,一邊教徒,后來因旅演艱難,部分藝人返回家鄉漳州,部分藝人留下落戶海口、瓊山、定安、澄邁等地。清嘉慶年間,他們重新集合一起,吸收本地木偶班藝人參加,更名為“瓊城梨園班”,全班近百號人,藝員有白玉娃、金公仔、吳福光、林童、梁振玉等。清道光十五年(1835),該班應邀到越南西貢演出,帶去的劇目有《琵琶記》、《白兔記》、《金印記》、《方世玉打擂》等,深受廣大僑胞歡迎,首開了瓊劇出國演出之先河。
自“瓊城梨園班”以后,海南島各地成立的土戲班社數以百計,較有影響的有嘉樂班、泰昌班、瓊順班、福堂班、東安利班、聯珠公司班、萬年春班、色秀年班、瓊漢年班、概順連班等……
據老藝人梁家樑、陳敬軍講述:海南早期戲曲班社一般都在農村生成,由資方出資經辦,聘請藝人組班,班主由資方擔任﹔也有由名生名旦與資方合資組建,邀請其他藝人入班,班主由資方和名優擔任。一些是以名優命名的戲班,如“成桂班”、“歧彩班”、“長和班”等。按照海南各地俗例,“公期”都要“綁班”演戲,每年正月至七月,是戲班演戲旺季,稱為“戲春”﹔十月至十二月,一般沒有戲演,加上雨水頻繁,稱“雨水春”,戲班多要散班停演。舊時戲班多為班主制,班主在散班時選好“十大台柱”,即以正生、正旦為主,貼生、貼旦、梅香旦、須生、婆腳、雜腳為輔,加上掌板(鼓師)、首手(琴師)組成,並預付定金。其他次要藝員待來年再聘並議定演出薪金。
早期戲曲班社演出設備相對簡陋,演出場地要求不高,演出質量較為粗俗,故戲班也被稱為“草台班”或“厚皮班”。但藝員體制齊全、分工明確,每個文武大班約有三四十人,有文戲佬倌、武戲佬倌、文牌(掌調)、武牌(掌板)、邀戲(開寫腳本或提綱)、掌班(聯絡員)、賬房、衣箱、雜箱、燃燈、廚房、夫雜(為班主和名伶佬倌抬轎子者)等司職人員,這些人員統歸班主管理。
至於戲班伶工的演出報酬,差別極為懸殊,名角演一晚大都有二十個光洋,甚至更多。班主組班前,預付的定金少則幾百個光洋,多則一千個,有的還有股份,散班時還可以得到分紅。一般演員和樂工報酬卻很少,最低的隻有一個光洋或一百余個銅板,班主管飯,菜要自己掏錢買。盡管演出薪金低薄,但為了養家糊口,他們在散班前還是求班主或名角收留,希望來年繼續在班中演出。
從舊戲班裡過來的老藝人梁家樑說:“早期戲班鄉下生鄉下長,一年四季都是在鄉下演出,藝人也都是農民出身,一卷鋪蓋就走南闖北,睡公廟祠堂,吃田頭農家,演出認真卻報酬微薄,但還是苦中有樂。”
文明戲班
在硝煙戰火中歷練
1931年10月30日,瓊崖特委在《反帝宣傳工作大綱》中指出:“瓊崖戲劇團及各地演劇,黨要注意指導演出帝國主義屠殺炮轟中國人民,國民黨軍閥勾結帝國主義……慘事”。多種歷史文件確鑿有據地証明:抗戰時期,海南特委重視以戲曲作為革命斗爭的宣傳工具,並指導著劇團在根據地的演出活動。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海南各地紛紛組織起演出文明戲的班社和劇團,如府海學生在瓊崖中學成立的瓊崖十三屬學生聯合會劇團、文昌中學青年學生張明凱、吳克寰、陳崇雅等人組織的“學生班”,編演宣傳民主進步的話劇、瓊劇演出,繼而成立以演文明戲的華南、明新、二南等劇團,演出了《社會鐘聲》、《省港大罷工》、《愛國運動》、《新舊婚姻》等一批文明戲。
林文英(又名林格蘭,原文昌縣清瀾港四亢村人)就是文明戲極力宣傳的一個英雄人物。民國十五年,劇作家吳發鳳根據林文英的革命事跡編寫成《林格蘭就義》一劇,由華南劇團首演,一時轟動了文昌及海府地區。不久,泰國瓊籍華僑得知以后,特邀劇團到曼谷演出。首晚演出,劇場座無虛席,林格蘭的英勇事跡使觀眾深受感動,演到林格蘭就義時,全場感動哭泣。演出結束后,全場觀眾起立默哀,久久不願離去。第二天華僑自發買來花圈,放在劇場周圍以示哀悼,然后帶領劇團全體人員瞻仰林文英在泰居住過的舊居及其遺物。華僑還給劇團贈送銀款,鼓勵多排演反映辛亥革命的時裝戲,體現了華僑的愛國主義精神。
日寇侵瓊以后,海南戲班紛紛散伙,在農村僅存個別中、小班社,境況也是十分艱難,時演時散,朝不保夕,很多藝人被迫出走東南亞,海南戲曲陷於絕跡。在瓊崖工農紅軍和各地赤衛隊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中,為了配合抗戰宣傳,開始成立一些小型戲班,編演鼓舞群眾斗志的文明戲。
在革命斗爭處在最困難的情況下,母瑞山根據地組織成立了“紅軍劇團”,演出《省港大罷工》、《社會鐘聲》等文明戲。曾任瓊崖紅軍第一獨立師師長的梁秉樞,在《瓊崖工農紅軍戰斗史片斷》中寫道:“紅軍組織瓊劇團,自編革命劇本,排練公演,把群眾的文娛生活搞得活躍起來,這對於宣傳和鼓舞士氣是起了一定作用。附近白區鄉村的群眾,知道母瑞山的紅軍演出的瓊劇,極其精彩,便不辭勞苦,爬山越嶺來觀看我們劇團的演出,一時名聲大噪。后來,萬寧縣有一個地方劇團的生角、旦角色,也跑來看我們演出,受我們的影響,要求參加紅軍劇團,使那個地方劇團也解散了。”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及其他同志還集體創作謳歌男女青年投身革命的現代戲《雙朵雲》,在紅軍所在地瓊東第四區演出。
1931年初,瓊崖特委東路紅軍成立“東路瓊劇團”,團長為林樹全,藝員有蔡永鸞、陳世經、紀永鳳等三十多人,排演了《打倒白色恐怖》、《原形畢露》、《烈女報夫仇》等劇目,劇團隨東路紅軍在革命根據地六連嶺一帶,配合土地革命戰爭宣傳演出。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