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瓊劇戲班:沉浮總在煙雨飄搖中

2014年06月23日09:45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沉浮總在煙雨飄搖中

  百年瓊劇春秋

  海口市瓊劇團移植劇《遼宮月》演出照。 海南日報記者 陳德雄 攝

  1956年,廣東瓊劇團成立時在廣州的合影。  海南省瓊劇院 供圖

  廣東瓊劇院在荒坡上誕生

  海南島解放后,離散藝人重新歸隊組織瓊劇團,民營戲班似雨后春筍般涌現,廢除班主制,所有戲班登記挂鉤,並更名為劇團。1953年,為貫徹國務院有關戲曲改革精神,海南戲曲界開展了“改戲、改人、改制”的“三改”工作,建立了兩個很有影響的改革試點劇團:集新劇團和新群星劇團。

  集新劇團由藝人潘輝生、王政堂、王黃文等在海口發起成立。195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將該團改為全民所有制,更名為“廣東瓊劇團”,主要演員有王黃文、陳華、陳麗梅、王鳳梅、王廣花、紅梅、蘇慶雄等。該團積極上演優秀劇目,不演爆肚(提綱)戲,不演通宵戲,建立導演、演出、學習、財務等經營管理制度,是第一個建立黨、團組織的瓊劇團體。發掘、整理傳統劇目有《紅葉題詩》、《搜書院》、《賣胭脂》和新編歷史劇《海瑞回朝》。

  新群星劇團由藝人陳烈三、韓文華、鄭長和、三升半等發起成立。1956年改名為海口市瓊劇團,主要演員有陳烈三、林道修、韓文華、三升半、鄭長和、李長城、吳桂喜、陳樂元、陳育明等,整理演出的傳統劇目有《龍滾江救嫂》、《烏鴉戲鳳》、《林攀桂與楊桂英》及新編歷史劇《王佐斷臂》等。

  提起這兩個重點團,經歷其中的著名瓊劇演員陳育明感慨地說:“這兩個團集結了當時最強的演員陣容,個個都是大名鼎鼎的藝人,行當齊全,主創精干,演出了不少優秀劇目,將瓊劇戲班推上了發展的最頂峰。”

  1957年廣東瓊劇團隨廣東代表團赴京演出戴譽歸來后,藝員們依然住在海口市解放路簡陋的竹戲院裡。團長王黃文感慨地對海南文教處副處長鄭放說:“應該要些土地來解決藝員的宿舍問題了。”鄭放說:“要地可以,但還是和海口市瓊劇團聯合起來向政府申請更好。”鄭放還說:“以后要成立瓊劇院,兩個團合並要地也好為以后建院打基礎。”在鄭放的積極奔波下,“劇團要地計劃”很快得到實現,劃出海口“三裡亭”(今海府路69號)的一塊荒地,作為劇團的永久駐地。

  1958年下半年,海南區文教處開始著手“廣東瓊劇院”籌建工作。廣東瓊劇團和海口市瓊劇團作為合並對象,但還是達不到定編人數,兩團領導多次協同文教處討論補充人員問題,有人認為瓊海縣瓊劇團可以並入,該團有台柱“新長和”王政堂,聲名大,並入后會如虎添翼﹔但更多人推薦文昌縣聯合瓊劇團的王英蓉,她剛隨廣東瓊劇團赴京演出《張文秀》取得成功,很有發展前途,於是同意吸收文昌縣聯合瓊劇團的王英蓉。但是此事一提,立即遭到時任文昌縣委書記黃白天的斷然拒絕,他的理由簡單而堅決:“文昌縣人民也需要王英蓉,要調就把全團人員調走,不調就一個都不要動。”最后的結果是:文昌縣聯合瓊劇團全體人員都調入廣東瓊劇院。

  “三裡亭”被確定為“廣東瓊劇院”駐地后,廣東瓊劇團和海口市瓊劇團的藝員開始自力更生,同心協力,揮鋤拿鏟來開發建造自己新的家園。在斬棘挖土平展地面中,經常會挖出棺材板和人骨頭,妥善處置以后,便在這荒地上建起兩排新瓦房,左排為海口市瓊劇團人員居住,右排為廣東瓊劇團人員居住,並在瓦房周圍種植了一些木棉、梧桐、鳳凰、木麻黃等樹苗。

  1959年1月20日上午,“廣東瓊劇院成立大會”在大同戲院隆重舉行。參加大會人員除了廣東瓊劇團、海口市瓊劇團、文昌縣聯合瓊劇團約二百余藝員外,還有海南區戲曲改革委員會的陳鶴亭、林炬、邢詒平、范會青、韓棲洲等。

  “縣鎮劇團”的輝煌歲月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瓊劇界迎來了新的春天。據海南文化部門統計:登記在冊的專業劇團達26個,每個縣都有一個代表著本縣最高水准的瓊劇團﹔而業余劇團更是遍地開花,滲透海南島每一個角落,最多時達一千多個,幾乎每個鄉鎮都有一個業余劇團,每個村都有一二個業余瓊劇演員。曾經主持創辦過黎族苗族自治州通什瓊劇團的老藝人符策超說:“自治州瓊劇團從1969年就開始創辦,靠自籌經費、政府補貼堅持下來,除滿足自治州觀眾的瓊劇需求外,還走遍全島各地演出,靠賣票演出就維持到了建省撤州”。

  當年的“縣團”,被那個年代海南群眾視為“精神極品”來追求。每每有“縣團”下鄉來演出,都會出現萬人空巷、人山人海的景象。就是平時田間地頭、茶余飯后,隻要一提到文昌縣瓊劇團,立即會提到洪雨、夏炎、悟光、艾艾和《白雲塔》、《紅淚影》﹔一提到萬寧縣瓊劇團,立即會提到進和、胡蝶、桂卿和《廣東開科》、《金菊花》﹔一提到澄邁縣瓊劇團,立即會提到和平、蔚武、桂英、瓊玉和《三堂會審》、《啞女告狀》……還有瓊海、定安、瓊山、屯昌、保亭、白沙等“縣團”,他們都擁有頗具知名度的招牌藝員與劇目,並且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以演出古裝戲為主,為了參加各個時期的瓊劇調演,也會創作演出一些現代劇目。獨有文昌縣瓊劇團,是當年海南唯一專演時裝戲的一個瓊劇團體。

  文昌縣瓊劇團於1960年創辦,首任團長韓南元,主要演員有蘇慶雲、符怡蝶、洪雨、艾艾、周愛英、羅月蓮、韓悟光、林明存、朱永法、王式炎、陳益孝、韓愛娥等。1962年,該團演出時裝戲《三裡灣》打響以后,副縣長兼宣傳部部長的英若十分高興,他像給自己的孩子開名字一樣,也給劇團裡的主要演員開藝名,給洪玉泰開藝名“洪雨”,韓悟光藝名是“晴陽”,周愛英藝名是“金桃”,雲國美藝名是“艾艾”,陳益孝藝名是“海嘯”,韓愛娥藝名是“白貽”,王式炎藝名是“夏炎”,林芳鑾藝名是“谷鸚”,顏若梅藝名是“紫徽”,邢益光藝名是“益雅”等,成為當時文昌縣瓊劇團的一大亮點,更使那些主要演員的名聲如日中天。

  文昌縣瓊劇團最初是白手起家,沒有辦團經費,沒有居住練功房屋,但還是靠自力更生,刻苦學藝,“傳幫帶”出了一批各具表演特點的演員:韓悟光特長演郭建光(《沙家浜》)、鄭民威(《大義滅親》)等胸懷大志的英雄人物﹔《雷雨》裡的周朴園是夏炎最拿手的角色﹔陳益孝則是“甘草演員”,什麼角色都能演,如《年輕一代》裡的王喜滿、《蘆蕩火種》裡的刁德一等﹔洪雨擅長演具有英雄氣概的女性形象,如《江姐》裡的江雪琴、《龍江頌》裡的江水英、《沙家浜》裡的阿慶嫂等﹔雲國美則是大家閨秀、善良民女的最佳扮演者,如《雷雨》裡的繁漪、《糟慷之妻》裡的周婉貞等﹔韓愛娥則是演雙槍老太婆、柳母一類老旦形象的無二人選。

  這些演員,這些劇目,讓文昌縣瓊劇團紅透海南島。1981年,海南區黨代會在瓊海召開,文昌縣瓊劇團在瓊海演出由雲國美、韓悟光、陳益孝、韓愛娥主演的時裝戲《白雲塔》,連演十四場,場場爆滿,好評如潮。老藝人韓悟光回憶說:“《白雲塔》在瓊海演出之后,又移點回文昌縣重興公社演出,也是出現人山人海的現象,四、五角錢一張戲票,供不應求,隻好在劇場裡臨時增加座位,在農民家租借來的長椅上糊上號碼出賣,演出當晚各種車輛從重興劇場堵塞到了文南中學。第二天早上,人們在劇場裡及周圍拾到幾籮筐當晚人滿為患而擠掉的各種鞋子……”

  令人堪憂的海南戲班現狀

  用一句話來概括現今海南戲曲團體的現狀:專業劇團改制轉企,運作艱難﹔民營劇團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1988年海南建省以后,由於受多元文化的沖擊,瓊劇演出墨守成規,難以創新,劇目陳舊落套,表演質量粗劣,導致瓊劇觀眾大量流失,趨向於老齡化,從而使演出市場越演越狹,上門來“綁戲”的鄉村首事日漸減少,幾乎吻合了“公祖飼戲班”的傳言。尤其是那些民營瓊劇團,演藝日子越來越過得十分艱難,原來駐扎或設置聯絡點於“瓊劇鎮”大致坡的民營瓊劇團多達二十余個,如今僅存六七個在慘淡經營著,主要藝員變動性大,今日演東家,明日演西家,哪家給出高薪金哪家就能請到好演員,戲班就維持得更久。駐扎在府城的海藝瓊劇團團長蒙平感慨地說:“民營劇團競爭太激烈了,要有雄厚的辦團經費,配置先進的舞台設備,專業人才缺乏,要花重金聘請優秀生腳旦腳。戲金高攀農民請不起,演出少了,花錢的地方太多,帶一個劇團壓力確實很大。”

  “縣團”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海口市瓊劇團和瓊山瓊劇團已經改制為瓊劇演藝公司,瓊海市瓊劇團易名為文化館瓊劇研究展演團,還有定安縣瓊劇團、澄邁縣瓊劇團、文昌瓊劇團等,隻能處在以自籌經費為主、偶然得到政府補貼中過日子。要創作演出一個新戲,大都走企業贊助之路﹔逢上“雨水春”演出淡季,藝員工資都有縮減或發不出去。

  海南省瓊劇院是唯一被政府資金供養著的瓊劇團體,擔負著傳承發展瓊劇藝術的重任。多次為瓊劇爭得榮譽的海南省瓊劇院一團團長符傳杰說:“雖然目前我院還是得到政府的扶持,但每一個瓊劇院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多演戲演好戲,打造精品爭取榮譽,才不辜負政府與人民的期望。”(特約撰稿 潘心團)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