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訓練標准
戰斗力標准取決於訓練標准,要緊貼作戰任務、作戰對手開展實戰化訓練,形成真訓不作假、真演不作秀、真考不作弊的生態環境。
蒲永能(普洱軍分區政委):在實戰化條件下開展訓練,訓練標准越高戰斗力就越強。但現實情況是,有些單位受裝備、器材、人才等因素制約,實戰化訓練還在技術層面,沒有真正“實”起來。很顯然,這種訓練標准根本達不到戰斗力標准。由於作戰對手、作戰環境、作戰條件等因素的不同,對戰斗力標准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開展實戰化訓練必須搞清未來在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與誰打一場什麼樣的戰爭。現在,有的單位沒有把未來可能面對的強敵研究透,抓實戰化訓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完成訓練指標。實戰是檢驗戰斗力的唯一標准,在檢驗戰斗力標准時,要堅持把實戰標准作為基本尺度。戰斗力標准取決於實戰要求,要緊貼作戰任務、作戰對手開展實戰化訓練,突出對抗性、檢驗性演練,多搞一些不打招呼的抽考拉動、無預案的實兵對抗、無預演的實彈檢驗,形成真訓不作假、真演不作秀、真考不作弊的生態環境。
劉權(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軍事訓練是未來戰爭的預演,來不得半點浮躁和虛假。戰斗力標准是一個實踐標准,隻有抓住軍事訓練這個根本,把戰斗力標准作為剛性導向、硬性標准、強制措施來落實,才能夯實戰斗力生成的基礎。訓練開虛花,打仗嘗苦果﹔平時花拳繡腿,戰時折臂斷腿﹔場上鬆鬆垮垮,陣前稀裡嘩啦。訓練弄虛作假,輕則敗壞風氣,重則誤軍禍國。當年北洋水師曾以預先安放炸藥的伎倆,玩弄艦炮“首發命中”的把戲,到了戰時一敗涂地。今天我們抓訓練演習必須與形式主義徹底決裂。要高懸起訓練問責的“達摩克斯之劍”,建立和完善訓練責任追究機制,嚴肅處理訓練內容不落實、訓練難度不達標的單位和個人。充分發揮戰斗力標准的“指揮棒”作用,把每個連隊都鍛造成戰斗隊﹔主動借助戰斗力標准的“風向標”功能,把每名戰士都培養成戰斗員﹔大膽運用戰斗力標准的“試金石”屬性,讓每項工作都聚焦於戰斗力,把每個層級都練成戰斗力鏈條上牢固堅實的一環。
話題:用人導向
用好一個人,激勵一批人,把謀打仗、能打仗的人用到重要崗位上,就能引導人們謀打仗、練打仗、能打仗。
朱元俊(貴陽警備區政委):從報上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西藏錯那縣人武部部長董鋒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仍堅持用業余時間研究現代作戰理論,用理論指導訓練,在上級組織的干部考評中以全優成績通過10多個實戰課目,最近被調到某工兵旅任參謀長。重要崗位選用謀打仗、能打仗的人,是一種用人導向。用人問題,是基層官兵最為關注的敏感問題,雖然各級都強調要公正公平選拔任用干部,但受各種因素干擾,一些單位選人用人往往不能有效堅持五湖四海和德才兼備的原則,用了一些聽話型、親近型和資歷型干部,造成優秀人才被閑置、浪費、錯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隊戰斗力建設。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用什麼人,才能打什麼仗。習主席強調指出,人才是興軍強軍之本。沒有人才,一切都無從談起。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彈盡糧絕、拒絕敵人勸降,最終服毒自盡殉國,令后人崇敬。但揭開歷史面紗發現,丁汝昌原本是陸戰驍將,並不懂海上作戰,因對李鴻章言聽計從,是個“聽話型的干部”,因而被提拔到水師提督這一要職。如果當初按打仗標准選任海軍將領為總指揮,甲午之戰的結局也許是另一種模樣。警鐘當須長鳴!
王孝永(某師政委):用打仗標准選人用人,是實現強軍目標的根本保証。為貫徹落實習主席“能打仗、打勝仗”要求,軍區黨委提出了“建設打仗型首長機關”口號,組織五級參謀長集訓和首長機關輪訓,為我們更好地選任優秀軍事人才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應該說,隻要堅持用“按戰斗力標准選賢任能”這把尺子,明確“靠素質立身、憑實績進步”的導向,堅決抵制跑官要官等腐敗現象,就能凝聚起一大批想打仗、謀打仗、能打仗的帶兵人。打仗打將,將不才,則戰必敗。選人用人是部隊的風向標,是人們努力奮斗的導航儀。用好一個人,激勵一批人,把想打仗、能打仗的人用到重要崗位上,就能引導人們謀打仗、練打仗、為打仗。領導干部人人謀打仗、練打仗、能打仗,就不愁戰斗力得不到提升。
話題:戰備建設
打仗實打實、硬碰硬,戰備建設作假弄虛了,斗爭准備不實落空了,打起仗來就會吃大虧。
潘勇(軍區司令部某部政委):部隊建設必須堅持把戰斗力標准貫穿到部隊建設的全過程、各領域,貫穿到軍事、政治、后勤和裝備工作等各個方面,要堅持把戰斗力標准作為黨委決策的基本前提,無論戰場設施設備、戰備工程建設,還是物資器材准備,都應該堅持用戰斗力這把標尺卡一卡、量一量,有利於戰斗力建設的就抓緊抓好,反之就堅決摒棄。由於長期“備而不戰”產生的和平麻痺思想,一些旨在提高戰斗力的建設和練兵活動,被個別人視為爭彩頭、出政績的機會,既不講成本效益,也不重實戰需要,嚴重背離了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比如信息化建設中,有的單位好大喜功,不從實戰出發,一搞就搞成“高大全項目”,看上去流光溢彩、熱熱鬧鬧,實際上與戰斗力關系不大,和未來戰場對接不是很緊,弄成了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這種表面上認真落實上級指示,實則浪費物力財力、損傷戰斗力的現象,必須堅決糾治。
徐德清(某集團軍副政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打仗先要備戰,戰備建設作假弄虛了,斗爭准備不實落空了,打起仗來就會吃大虧。認真檢查部隊戰備建設不難發現,有些急需的戰備物資不在應有的位置,有些戰備設施陳舊老化,有些戰備器材互聯性很差,有些戰備通道很難保持通暢。更有甚者,有的多少年不搞戰備建設,不僅應急能力差,而且也成了信息化建設的瓶頸和短板。還有的單位覺得一些戰略物資一時用不上,將其束之高閣。所有這些都是和平麻痺、放馬南山心理作用的結果。我們抓戰斗力建設,既要抓精神方面的,也要抓物質方面的﹔既要抓能力建設,也要抓基礎建設﹔既要抓熱門,也要抓冷門。據有關資料記載,西方一些軍事強國,每當新型裝備配發到部隊,戰備建設就要求作一次更新﹔戰略意圖作一次調整,戰備建設就要有一次變化,使戰備和作戰形成有效對接。戰備建設不重視、不到位、跟不上,再好的裝備也不能發揮作用,再好的戰略意圖也不能實現。因此,我們抓戰斗力建設,不能讓戰備建設拖了后腿,必須按打仗標准做好萬全准備,不斷推進戰備建設常態化、精細化、信息化,確保戰爭來臨,戰之必勝,不辱使命。(趙忠 銀軍 羅未然)
![]() |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