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去看朱書記,他還特意跟我說,‘山上的路是不是該修修了?現在都機械化了,往下運蘋果也得能上去車。’都八十多歲了,也不在村裡住了,還是惦記著。”3月19日,張家泉村現任村支書劉文合對記者說。
而對於張家泉的人們來說,朱彥夫給他們帶來的又何止這些?
“要飯的摟著我睡了三個月”
朱彥夫的妻子陳希永的娘家在日照海邊上。她回家探親時,娘家人給攢了百十斤咸魚,陳希永手提肩扛地全部弄回來了。
“當時咸魚是個稀罕物,俺父親就讓俺數了數,一共是170多條,一家三條,用報紙包著挨家挨戶去送。后來吃飯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來了還落了一家,又趕緊讓俺送過去,到最后俺家就剩了一條魚。”朱彥夫的大女兒朱向華回憶道。
那些年,朱彥夫家人口多,日子過得很緊巴。但不管誰家吃不上飯了,他就讓家裡人把口糧送過去﹔誰家有人生病了,他就拿出傷殘金﹔國家每月供給他一斤白糖、一斤紅糖,村上生孩子的、頭疼腦熱的,他都送了去。為了辦圖書室,還他讓妻子拿出積攢下的幾十塊錢,又賣掉家裡僅有的一頭豬和半瓢雞蛋,為村裡添了200多冊實用圖書。
“村裡哪個有困難的,除非他聽不著,聽著了肯定過去,還不叫社員們看見,他自己家裡根本不傳出去。”村民張吉才說,“我住在他家旁邊,能看見。”
雖然朱彥夫是村支書,可是每年過年,孩子們連件新衣服都添不上。
“俺爸俺娘都是善良人,不光對村裡人。”朱彥夫的兒子朱向峰說,“三岔鎮有四個要飯的,留在俺家住了三個月。家裡沒地方睡,有一個要飯的摟著我睡了三個月。后來日子過好了,他們還來看過俺父親。”
相關專題 |
· 朱彥夫: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