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無肢英雄”的幸福人生

黨政軍和人民群眾關愛一級傷殘軍人朱彥夫紀事

2014年04月02日15:36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無肢英雄”的幸福人生

政府兩次建房,讓功臣過上舒心日子

1996年,朱彥夫作報告時,突發腦梗塞倒在講台上,從此半身癱瘓。縣委、縣政府為便於照料他的生活,特意在縣城邊上批了一塊地,為他建了一個小院。

走進這座溫馨的小院,可以感受到建房者的用心:為讓朱彥夫充分享受陽光,平房的窗戶設計得很大﹔為了便於就醫,小院離醫院和部隊大院很近﹔怕老人寂寞,院裡種有一排牡丹和5種樹木,夏天一方濃蔭,秋日果實滿樹。

其實,這是沂源縣給朱彥夫修建的第二座房子。

上世紀70年代,時任沂源縣民政局局長竇雲圈探望朱彥夫時,看到的是這樣一處住房:牆壁用木頭撐著,下雨天四處漏雨。

“再苦也不能苦功臣”,竇雲圈連夜向縣政府寫報告,要求給朱彥夫建新房。

很快,建房報告批准了,位置選好了,建筑材料也備好了,可朱彥夫說啥都不同意:“全村人住房條件有限,讓我住新房,這不是脫離群眾嗎?”

這一拖就是4年。老英雄的房子越來越破,這成了竇局長的一塊心病。1974年秋,朱彥夫應邀赴外地作報告,出行時間1個月。他前腳離開家,竇局長后腳就帶著施工隊進村了。

石牆青瓦,寬敞明亮,屋前的那一片竹林格外翠綠。記者採訪時看到,這座老房子雖然歷經40年風雨剝蝕,卻依然十分堅固。村裡人回憶說,為確保施工質量,竇局長3天一查5天一驗,房子能抗7級地震。

新房子趕在朱彥夫回來前建好,原以為先斬后奏能逼朱彥夫“就范”,可執拗的他卻堅決不住。縣委領導聽說后,幾次上門做思想工作,朱彥夫才同意搬進新房。

人民功臣人民愛。這些年來,黨和政府對朱彥夫的關心無處不在。老人的兒子朱向峰告訴記者,省市縣三級黨委、政府,每年都會派人專程看望,幫他們解決了許多困難。

朱彥夫老伴去世后,縣民政局全體出動,盡心盡力幫著操辦喪事﹔為方便照顧老人,兒子朱向峰所在單位規定,隻要老人需要,他可以隨時回家﹔去年,縣裡專門給老人請了一位護工,負責照顧朱彥夫生活起居。

朱彥夫說:“黨和人民給了我太多太多的照顧。”

半身癱瘓18年,戰友之情如沂水長流

扛過槍,一輩子都是戰士。離朱彥夫家門口不到20米有一座營院,駐守著濟南軍區某預備役工兵團,朱彥夫把這些戰友看作最貼心的人。

每天早上,老人伴著軍號醒來。天氣暖和時,他會讓人推著輪椅到營區門口晒太陽,他戲稱自己是團裡的“編外哨兵”。

老人跟官兵們親,工兵團的官兵更加崇敬這位老英雄。朱彥夫家人說,做了20多年鄰居,大家都成了一家人。

每逢節假日,工兵團的團長、政委都會帶人到老人家慰問,陪老人聊天解悶。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濟南軍區歷屆領導都很關心朱彥夫,多次安排專人探望慰問。朱彥夫的老部隊,有著“沂蒙旅”之稱的濟南軍區某摩步旅,把朱彥夫精神作為寶貴財富,利用冬季野營訓練等時機,組織官兵來到朱彥夫家中,聽老人講過去的戰斗故事。許多官兵還利用探親休假的機會,專程到沂源縣陪老人聊天。

遲浩田上將連續幾十年關心朱彥夫的生活和健康,曾專程到沂源縣看望他。1987年,遲浩田聽說朱彥夫打算寫一本書,熱情鼓勵他:“有志氣,我期待你的成功!”33萬字的《極限人生》脫稿后,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書名和贊語:“鐵骨揚正氣,熱血書春秋”。

真情守護,18年診療不收分文

2013年6月底,朱彥夫家裡舉行了一場特殊的交接儀式。

“從今天起,老英雄就交給你了,一定要照顧好。”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原黨委書記周日光,把守護朱彥夫老人生命健康的接力棒,傳給了醫院新任黨委書記曹憲忠。

1996年底,朱彥夫作報告時突發腦梗塞,從此半身癱瘓。出院后,時任省委領導非常關心,安排齊魯醫院診療。但從那時起,齊魯醫院就主動擔起了照顧老英雄的擔子。

春去秋來,齊魯醫院的班子換了好幾屆,照顧老英雄從未間斷,醫院每年都會派專家上門為老人查體診療。2010年,朱彥夫突發心肌梗塞生命垂危,齊魯醫院及時治療,手術非常成功。

18年前,齊魯醫院就訂了一條原則:不讓功臣為治病療傷花一分錢。之前的常規查體治療,費用相對較低,朱彥夫沒說啥。可這一次心臟手術要花10多萬元,清廉一輩子的朱彥夫再也忍不住了。

“要麼正常收費,要麼停止治療。”朱彥夫要是拗起來,誰也沒辦法。

實在沒轍了,醫院當著老人的面收下費用。老人出院那天,醫院安排辦公室主任陪他回家,之后又用3天時間,陪朱彥夫家人一分不差地報銷了所有醫療費,才返回醫院。

朱彥夫的家距齊魯醫院140公裡。手術后,醫院專門給老人提供了一部心臟遠程監控儀,以便隨時掌握他的身體狀況。

社會各界對朱彥夫的關心,同樣令人感動。

在朱彥夫家裡,記者看到一摞舊信件。老人告訴記者,過去他每年都能收到大量群眾來信,1996年,他的《極限人生》剛出版時,他前后收到了近萬封讀者來信,關心的、慰問的、表達崇敬之情的、討教人生感悟的,內容非常豐富。

老人說,捧讀這些群眾來信,可以感受到我們這個民族是多麼純朴善良,我們的群眾是多麼真誠厚道!60年代,青島有一位女青年得知他的事跡后,經常寫信並附帶幾元、十幾元錢,堅持了10多年。時至今日,他仍然不知道這個好心人的名字。

朱彥夫的樂觀、滿足和幸福感,源於黨、政府和社會對英雄的關愛與崇敬。

人民崇敬英雄,必將催生更多的人民英雄!(魏 國 李東星 李 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