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高層動態

習近平都給誰回過信?

記者  劉少華

2014年01月29日07: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②習近平的信有何特點?

與習近平對改文風的要求相一致的是,他的信件也都簡短而實在。

根據目前公開的信件,習近平的回信大都比較簡短,在200字到500字之間,2至3段。從結構上,大致是表達收到信之后的心情,闡述對所涉及群體及其工作或學習的看法,提出期望並祝福。

“長文章好寫,短文章其實不好寫,要深思熟慮才能做出信中那些精煉的總結,而且要有幾句很精彩的話,主題鮮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韓毓海對記者表示,從文字風格來看,習近平的信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也表示,習近平的回信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文風言簡意賅,直面問題。

在習近平的這些回信中,“欣慰”、“高興”是出現最多的詞匯,且較為口語化,例如在給寧夏中衛市30位村黨支部書記的回信中,他說“看后很高興,很受鼓舞”。

與他在講話中時而精當地引經據典的方式類似,在信中,習近平也喜歡通過引用表達觀點。例如,在給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回信時,他引用“學如弓弩,才如箭鏃”寄語同學們珍惜時光﹔在給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同學的回信中,他以“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勉勵同學們將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

在2011年給呂文凱以及文建明的回信中,信紙抬頭分別都是“中共中央辦公廳”,但在2013年給北大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的回信中,信紙抬頭則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兩封信正文都是打印的,但落款則是習近平親筆簽名。

從話題來看,習近平的信中涉及到“中國夢”、愛國、基層黨建、農村變化、重建家園、志願者精神、為官之道等多個角度,一般都是對來信者匯報的情況予以肯定后進行闡述。

收到習近平回信者,大都與他有過接觸,其中主要是他考察時曾到過的地方。習近平在考察時,有時會叮囑當地干部群眾將發展情況及時告訴他。

有的接觸時間跨度很長。例如習近平2008年為重慶市涪陵區浙涪友誼學校小學生回信,是因為2004年浙江省捐助1000萬修建該校時,時任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親自前往參加了奠基儀式﹔同樣的,2011年為杭州市小營巷社區回信,是因為他2003年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曾考察過該社區。

有的接觸頗具淵源。2009年習近平考察並回信的華池縣列寧學校,根據該校校史記載,作為中共在陝甘邊區革命根據地創辦的第一所紅色學校,其成立與習仲勛等領導同志的重視直接相關。在困難時,習仲勛甚至從邊區政府的辦公用品中擠出筆、墨、紙送給學校,2001年習仲勛和夫人齊心還為該校捐資15萬元改善辦學條件。

有的接觸則充滿溫情。“5·12”大地震后習近平前去陝西省太白縣視察災情,指導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兩年后,他選擇在接近大地震紀念日時為小學生包俊麗回信,表達了他對災區人民的惦念和支持。

同時也有一部分回信,是他在海量的來信中挑選出來回復的。例如,王伯祥是在將《大地為鑒》——一本記錄了他任縣委書記5年半歷程的書——寄給習近平后,收到的回復。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