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跨入2014年的門檻,科技市場上的一系列趨勢將得以延續,一些新的事物可能不期而至,並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借此,我們綜合了國內外的一些機構、專業人士的預測,總結出了六大消費趨勢,與讀者分享。
可穿戴設備
市場競爭全面展開
眼鏡替代電腦,聲音替代鼠標。Google公司發布的一款智能眼鏡,迅速成為2013年的一大爆炸性科技新聞。這款頭戴式顯示器的計算機,通過聲音控制,可以拍照、視頻通話以及上網沖浪等,迅速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關注。
在過去的2013年裡,多款可穿戴計算設備面市,但沒有一款產品算得上成功,基本是概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缺乏實際應用場景,但是得益於出色的營銷能力,用戶對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算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這將為今后的銷售打下一個基礎。
2014年將是可穿戴設備之年。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快速提升、傳感器及電池改善,可穿戴設備的性能優勢將越來越明顯,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個爆發性增長點。目前,Google Glass已開發出第二代產品,即將對公眾開放銷售﹔蘋果的iWatch很可能在2014年與消費者見面。在健康和健身領域,可穿戴設備也將大力發展,諸如心跳監測器、計步器等,將成為幫助消費者衡量和提升生活方式的暢銷設備。一些此前不起眼的公司可能會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崛起。毫無疑問在2014年,可穿戴設備市場競爭將全面展開。
物聯網
帶來更便捷的生活體驗
出門太急,不知是否關了廚房的燃氣閥?不用擔憂,通過手機,能看到廚房的實時畫面﹔下一趟公交何時能到?點開手機相應程序,立刻顯示出車的位置,並能計算出等待時間。這就是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化生活。通過智能傳感器、雲計算應用程序連接運輸、醫療保健、照明系統和環境數據等城市應用,給人們帶來更便捷的生活體驗。
2013年,思科、IBM和Salesforce等大型IT企業開始推出第一代物聯網產品,物聯網開始進入並改變著百姓的日常生活。預計在未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將會向市場投入更多、更全面的物聯網產品。IDC估計,到2020年無需人工操作的智能設備總數將超過300億個,來自物聯網的總收入將達8.9萬億美元。美國通用電氣一項研究成果則顯示,未來20年,物聯網將為全球增加GDP15萬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美國經濟的規模。
中國將在這一市場上佔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到2030年,中國普通家庭將擁有40到50個智能設備/傳感器,每年創造出20TB的數據。
雲服務
迎來爆炸式增長
大數據現在炙手可熱。市場研究公司IDC預計,2014年大數據技術和服務支出將超過140億美元,同比增長30%。而最酷、最有趣的新型大數據應用將來自雲計算服務,企業更願意以服務的方式購買大數據,而不會自行建設。
在面向開發者和企業的新服務中,亞馬遜雲計算服務(AWS)將是其中的領頭羊,而谷歌也將增強其雲計算領域的投入,以與亞馬遜在雲計算領域一決高下。那些在“前雲計算時代”表現優異的公司,如思科、惠普、IBM、微軟等,也將加快發展步伐,緊追亞馬遜和谷歌。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組件市場將大受其益。IDC預測,在2014年中,雲服務提供商管理下的數據中心對服務器需求量將增長25%到30%,到2017年這一比例將增長至43%。
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智慧城市、醫療雲服務、交通雲服務等都將陸續到來﹔越來越多的無限量雲存儲替代服務,如照片、文件的雲端存儲服務將作為附加服務,包含在設備或服務的購買價格之中。
IDC預計,2014年,全球企業在雲計算領域的支出將達到1000億美元,增加25%。
![]()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