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12月17日,日本《防衛計劃大綱》《中期防衛力量發展計劃》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同日出台,安倍政府向推進日本軍事“正常化”的目標又邁出了危險的一步——

解構日本“軍事大躍進”三叉戟

2013年12月20日09:18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解構日本“軍事大躍進”三叉戟

渲染外部威脅、提出擴軍目標、提升軍事能力——

新《防衛計劃大綱》指明擴充軍力路線圖

作為指導日本防衛力量中長期發展方向的《防衛計劃大綱》,其有效期一般為十年左右,但由於受國際安全環境和國內政治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防衛計劃大綱》的修訂並未遵從這一原則。迄今為止,日本共出台5份《防衛計劃大綱》,即:“76大綱”“95大綱”“04大綱”“10大綱”和“13大綱”。

“13大綱”對於日本的軍事發展進行了中長期規劃,其中值得關注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渲染日本安全環境惡化。“13大綱”指出,自2010年以來“日本周邊安全環境進一步嚴峻,各種安全議題和不穩定因素正表面化、尖銳化”。值得關注的是,“13大綱”中有關“中國威脅”的表述明顯增加。大綱稱日本將繼續“強烈關注”中國的軍費高速增長、海空活動的急速擴大化與活躍化、試圖以實力改變現狀等軍事動向。

二是推出“防衛基本方針”。“13大綱”明確提出“防衛基本方針”,這預示著日本將以此取代1957年通過的“國防基本方針”的法理地位。“13大綱”中提出的“防衛基本方針”加入了加強威懾與應對能力,強化日美同盟,發展高效、聯合的防衛力量,加強日本自身反導能力建設等內容,為日本成為事實上的軍事大國進行了政策鋪墊。

三是提出“聯合機動防衛力量”建設構想。“13大綱”提出的“聯合機動防衛力量”建設目標,其核心內涵包括:一個基礎,廣泛的后勤保障基礎﹔兩種能力,技術能力和情報指揮通信能力﹔兩面四性,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的快反性、持續性、堅韌性和聯通性。可以看出,“聯合機動防衛力量”建設構想更加注重聯合作戰的相關能力建設。

四是提出防衛力量建設的數量質量並重原則。在冷戰前后的多數時間裡,日本的防衛力量建設基本上都循著“重質減量”的發展路徑。“13大綱”提出,要從質和量兩方面發展防衛力量,以提高威懾與應對能力,未來五至十年,陸上自衛隊將新編1個兩棲機動團,以實施登陸(島)作戰﹔海上自衛隊將新建7艘驅逐艦,其中包括2艘新型“宙斯盾”艦,在役潛艇數量也將從16艘增加到22艘﹔航空自衛隊將擴編1個戰斗機飛行隊,新增戰斗機約20架,同時擴編1個預警機飛行隊和1個空中加油/運輸機飛行隊,全面提升空戰、預警和補給能力。

五是全面提升自衛隊能力。“13大綱”更加清晰地賦予自衛隊“懾止和應對”包括“灰色區間”爭端在內的各種事態、復合型危機以及周邊海空域、島嶼、太空、網絡空間等威脅的任務。“13大綱”重點強調要增強警戒監視、情報、運輸、指揮控制與通信、島嶼作戰、彈道導彈防御的能力。為增強島嶼攻防作戰能力,大綱要求自衛隊確保奪得制海權和制空權,具備支撐登陸、奪島和控島作戰的兩棲作戰能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