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上海出台國資國企改革20條:從“管國企”轉向“管國資”

2013年12月18日08:5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上海出台國資國企改革20條:從“管國企”轉向“管國資”

國資改革“帶動”國企發展

在17日的上海市深化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工作會議上,韓正提請與會者注意手中文件標題的變化:“過去我們都是講國資國企改革,這次是突出強調深化國資改革,促進國企發展。”

文字之間的細微變化,釋放的是上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相比前四輪改革最大的變化。

“放活國企,搞活國企,就要集中進行國資領域的突破改革。本輪改革的核心是以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韓正說,國有企業要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就必須切實解決長期沒有得到解決的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的問題。從過去管國企為主,向管國有資本為主轉變,更好地體現國有資本出資人的角色。“這其中要處理好‘管多、管少、不管’的問題,凡是和出資人有關的事情,都要嚴格地管起來﹔少管企業人事,特別是競爭類的企業﹔不管企業內部事務,把過去越位、錯位的歸位,讓企業更好、更主動地面向市場。”

上海市副市長周波告訴記者,統一管理、分類監管,是上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基礎和關鍵環節。“上海國資國企改革20條”中,依照企業市場屬性,將國企分為競爭類企業、功能類企業和公共服務類企業,並對其職責和任務予以界定,分類施策,不刮風、不一刀切。

在楊建文看來,這一點難能可貴,“分類管理講了很久,到底怎樣管理,上海提出了一套具體辦法。國企改革20多年,走到這裡是一個進步。”

從混合所有制經濟入手

上海將建立公開透明規范的國資流動平台,並在明年推出一至兩家資本運營平台進入實質運作。“國資姓‘國’不姓‘集’,從全市層面統籌國資資源的進退,用於該用的地方,同時促進國有經濟的成長,這是未來幾年的方向。”楊建文說,但在實際操作中,難度不小,一方面牽涉到利益格局的調整,一方面是缺乏相關經驗。

韓正表示,通過資本運作的平台,上海國資國企改革要在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邁出大步。“改革會觸及一定的利益格局,上海已經到了要啃硬骨頭的時候了。”他強調。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精神,也是此次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行的基本方式是成為公眾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楊建文告訴記者,現在上海大多數國企都實現了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問題在於,如果幾個股東都是國字號的話,隻能實現“軟制衡”。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引入非公資本和外資,真正按市場要求辦,才能實現“硬制衡”,對企業治理結構和企業改革起到實質作用。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也表示,在很多上市國有企業,國有股處於絕對控股地位,持股比例達70%左右。“在這種局面下作決策,別的股東再有異議也沒用,因為國有股一隻手就可以壓倒一片手。”

(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