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那些動人的力量
“最美”浙江人,守護共同家園
快點,再快點,全省軍民全員發動,打響抵御強台風的主動仗。建筑工地停工加固,江河水庫緊急泄洪,緊急救助快速開展,地質災害點緊緊盯住,山體滑坡、城市內澇嚴密防范……各項防御工作有序展開,眾志成城搏擊風浪,風雨中,總有感動人心的一幕幕。
“快點,抓緊時間,9點半潮位就高了。”7日上午9時,記者在三門縣泗淋鄉洞港三級漁港看到,家住附近的十幾戶村民自發趕在潮水上漲前,鍬沙子、裝袋、運沙包,在自家房前砌起一道道“防浪牆”。
“我們家地勢低,離漁港近,很容易淹水。多年來,我們也積累了些防台的經驗,早早地備好了裝沙子的袋子,現在趁著潮水還沒涌進來,趕緊堆筑沙包,用來堵在門口。”村民李笑梅告訴記者。
鍬沙的鍬沙,裝袋的裝袋,大家分工明確,動作快速,僅十幾分鐘后,30多個沙袋就已經完成了。三輪車一到,附近的村民你一袋我一袋,動作麻利地將沙包裝進車裡。“我們這幾戶是一排的,大家肯定要互相幫忙,一起保衛我們的家園。”村民們笑著說。
7日上午8時許,仙居縣湫山鄉接到湫山村防汛監測點傳來的急報:受強台風“菲特”影響,流經該村的四都坑防洪堤出現險情:該河段自然落差較大,水流湍急,靠近永安溪交匯處的防洪堤被洪水沖出50多米的缺口,堤內湫山村500多位群眾和100余畝農田遭受洪水威脅。
湫山鄉立即啟動應急搶險預案,馬上調集周邊用於搶險的儲備沙袋,填埋缺口。上午9時左右,30多位鄉鎮干部和湫山村干部群眾一起,冒雨往大壩缺口處填放沙袋。
然而,由於洪水湍急,投入的沙袋很快被水流沖走,防洪堤壩的沙石不斷滑落,缺口還在繼續擴大,村裡最后決定調運大石塊堵住缺口。“扑通、扑通……”大石塊被拋入缺口處。風雨中,湫山村附近的村民自發組織起來,前來支援。在現場鄉領導的統一指揮下,搬運的搬運、拋石的拋石,大伙兒秩序井然。經過4個多小時的搶險,到下午1時許,被洪水沖毀的50多米缺口被堵個嚴嚴實實,忙了一個上午的村民們終於鬆了口氣。
“從昨天中午開始,我和父親沒合過眼,4台水泵從昨晚開始也沒停過。”寧波鄞州區鄞縣大道下穿甬台溫高速橋洞口,泵房管理員童和吉和父親一直堅守在泵房,“菲特”帶來的強降雨,讓這個下穿橋洞再次陷入危機。
7日7時30分,下穿橋洞的積水開始上漲,不到20分鐘,便淹過了中央綠化帶,積水達到50厘米以上。上午8時開始,鄞縣大道隻剩兩邊人行道尚可通行,下穿路面雙向封道。童和吉的父親不時帶著鐵鏟去泵房外的出水口排堵。
16時30分,童和吉和父親兩人已經連續工作超過24個小時,沒有准點吃過一頓飯,沒有時間坐下來喝口水,兩人一直在泵房內外奔走。“希望晚上雨能夠停下來,我們連夜也要排通,希望在明天早高峰前,橋洞能通。”童和吉拖著濕漉漉的褲管說。
“有4名果農被困在世紀大道龍港出口的廣告牌附近,其中一名受傷,需要及時救援。”7日凌晨1時許,經過連夜救援之后正在休整待命的蒼南壹加壹越野車救援大隊大隊長李海洋和他的隊友陳祥頓、金猛耀又接到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的求援信息。他們一刻不停地趕赴現場救援。
臨近台風登陸,風大雨急,李海洋他們透過擋風玻璃已經很難識別前方的路。但他們考慮到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僅花了10分鐘左右就趕到現場。他們立即下車救助困難群眾。風雨大得幾乎讓人無法站立。接最后一名果農上車時,他們兩次被狂風吹倒在地,后來3個人一起頂著狂風暴雨將果農送上車,安全送到龍港鎮湖前社區安置點。
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是著名的民間救援隊,如今已擁有各類志願者2000多人。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負責人張炳鉤說,為了應對“菲特”,壹加壹組織了出租車、越野車、沖鋒舟、橡皮艇以及各鄉鎮救援中隊共200多名隊員參與抗台搶險,而且20多輛出租車也提前到沿海鄉鎮協助轉移群眾和運送物資,還安排人員在防汛指揮部、96345以及110指揮中心等連夜值班,盡量在第一時間獲得受災遇險群眾的信息,及時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在杭州,兩萬余名團員青年和志願者,從昨天開始勸導游客避開台風,以免耽擱行程﹔
在寧波,“雙閃”成員在火車東站送帶小孩的旅客回家。志願者馬琴說,他們將服務到今天凌晨。“我們通過網絡發出招隊員的啟事,得到了網友們熱情響應,短短幾個小時,就有幾十位愛心車主報名……
互幫互助,溫暖守望。風雨中,浙江大地上,到處是動人的力量!
![]() |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